美文网首页『闲话电影』
三块广告牌VS我不是潘金莲

三块广告牌VS我不是潘金莲

作者: 潘的斑点马 | 来源:发表于2018-03-26 19:46 被阅读0次

    三块广告牌和我不是潘金莲,这两部电影让我颇多感触。

    三块广告牌讲得是女儿死去一年多的母亲,一天租了三块广告牌责问警察局长,强奸烧死女儿的凶手什么时候能抓捕,而警察局长身患癌症,并且在小镇有良好的声誉,警察局长坦言确实尽力了,过了不久警察局长病情加重自尽,并留下了几封信,这让小镇上所有人都责备这个母亲。

    这时候那个带有种族偏见的一直与这个母亲颇多矛盾冲突的警察,转折了剧情,因为警察局长留下的信唤醒了他的良知,开始帮助这个母亲查找凶手。结尾两个人看起来酷得像西部牛仔,一起搭档踏上了复仇之路。

    三块广告牌VS我不是潘金莲

    故事明显有戏剧性的夸张,不可能存在的剧情,却因为真实的人物感觉,和细节的刻画合理的编排,让一切看起来真实可信,特别赞编剧的把握能力,能在这种看似老套的剧情中反转出新又让人回味。还应该赞女主,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扮演,一个超级强悍的演员,演起来这个母亲坚韧固执,犀利甚至刻薄,而体现那些内心的细节,如广告牌被点燃,她不顾一切的去灭火,广告牌成了她内心一份寄托一份安慰,火光中那执拗的身影感人泪下。

    相似的题材,在不同的国家环境里演绎的不同故事,我不是潘金莲,有着同样不近情理的执拗。她因为了要二胎假离婚,却失去了丈夫,还被安了个潘金莲的名声,她看似荒诞的要复婚再离婚,要证明那个离婚是假的。一路告状,从镇到县到市里,再到首都,县长还被拉下马,这里头对白始终有一种绕口的带着荒诞的黑色幽默的味道:“这离婚证是不假,但当时离婚是假的。”“ 许多人栽跟头,没栽在大字上,皆栽到小字上.或者,没领会小字的深意。”甚至在李雪莲要上吊的时候,看园子的过来说“俗话说的好,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换棵树耽误不了你多大功夫。”然后给她指了对面果园,我跟那家有仇。

    三块广告牌VS我不是潘金莲

    这个电影豆瓣上很多人给分不高原因,是抱着对官场对一些问题抨击的希望去看的,然后觉得失落认为是隔靴搔痒,看起来更像是为官员辩护。但这个观点对于这个电影没有足够理解的。

    我不是潘金莲里的被撤职的官员,也并非不想当个好官,他们也想解决问题。李雪莲那些不合法不合理的要求看似荒诞,背后又很有她自己道德逻辑。每个人官员被李雪莲弄得胆战心惊,却又不自知的给她添加了痛苦。但这怎么就成了一个死局了呢?

    三块广告牌里我们的民众能够理解,美国警察也是人,也有缺陷,打击报复的小警察也有本性善良的时候。最后无论找到嫌犯与否,警察和母亲在一条路上的那种和解,温馨无比。有人说正是因为那些激烈的冲突,各自的不妥协,才能最后达到和解,这个电影还是给了人希望。

    我不是潘金莲的电影结尾,曾经因为李雪莲下台的县长史为民自己做生意在北京出差,重新遇到了李雪莲,时过境迁,两人在李雪莲的小饭馆里,彼此聊着家常,达到了和解,而这个和解隐含着,当那个官不再是官,彼此才理解。

    但是小说里,却是史为民再没有见过李雪莲。有一年他在北京买不到返乡的车票,他忽然想起了李雪莲,灵机一动,找了块板子,写上“我要伸冤”四个大字,没等一分钟,四个警察冲了上来。就这么着,买不到车票的史为民搭着警察的“公车”,被遣送回乡。作者刘震云给这个章节起名叫《玩呢》。

    两部电影都用着荒诞的视角来演绎真实故事。只是文化和手法的差别,广告牌看起来更直接,暴力冲突后每个人却被挖出坚硬外壳后的善良,结局温馨。我不是潘金莲里没有大奸大恶,没有重锤抨击,没有暴力冲突,对李雪莲的遭遇也不煽情,但看完让人总是在想为什么?

    现实世界又总是比电影更荒诞。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块广告牌VS我不是潘金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fd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