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想单独将一个日子定为一个读书日,首先说明了读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次也说明了读书是大家做得远远不够的事情,所以得有一个仪式感去倡导引领大家阅读。
今年是我大学毕业的第十年,结婚的第七年,女儿快五岁了,除去有孩子那繁忙的五年,逍遥快活的日子也有整整五年,很惭愧我读的书屈指可数,并不是没有时间,也不是没有钱买书,而是心境不同了看不进去。
还记得我人生中读的第一本大部头书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它是我同学舅舅的书,书身陈旧,有的部位已经破损了,可是并不影响我对它的喜爱和阅读呀!
初中时期,学业已经有点繁重了,没有太多时间去看那些与考试无关的“闲书”,于是我充分利用了琐碎时间去看我喜欢的那些无用书。有一次物理课间休息,我撑开桌盖,把头埋在桌兜里看《射雕英雄传》,物理老师走到跟前问:“物理作业你收齐了吗?”见我毫无反应,老师翻开桌盖说:“你做什么这么入神呀,叫你都没有听见。”
这个场景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却仿佛昨天,历历在目。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逝世,整个华人世界都在悼念先生,掀起了新一轮武侠小说的热潮,詹先生也执意买了一套《射雕英雄传》,精致的纸张,美伦的封面,我们只是郑重地把它放在了书柜里,到现在不曾翻开。
时间真是可怕的东西,改变了我们曾经的模样。
十年前,在如痴如醉的阅读中,我有了人生第一个理想:成为一名作家。在十几岁孩子的心中,看书,写作大概就是一名作家的必经之路吧!
大量阅读在家长眼里是多么不合时宜,看那么多书有什么用呢,又不能让你分数提高几分,妈妈在厨房里边洗碗边批评我的场景还时时萦绕在我脑海里:“你一天到晚看那些无用的书,赶紧把题目看一下,马上就要中考了,以后高中分文理科你再看呀!”
我不喜欢学习,我是一个乖乖女。所以我的成绩不拔尖,也不会太差。我听从了妈妈的话,等到高中,等到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长大后发现不只是童话都是骗人的,还有父母的话。高中学业怎么会比初中轻松呢,对于高考,没有人不重视,特别是对于农村想要跳出龙门的家长。妈妈说:“高中就三年,要好好努力考一个好大学,大学就轻松了,那时你再看呀!”
妈妈不知道的是大学并不轻松,“毕业即失业”,大学承受的压力并不比以往少,妈妈也不知道,没有什么东西会一直不变,包括兴趣,如果没有抓住,以后说不定再也不会喜欢了。
这几年自媒体盛行,我也报过几次写作班,没有一个坚持长久,每次都觉得是因为没有时间才不能坚持的,想想其实不是。写作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喜欢,而不是跟风,或者希望变现,那都失去了写作的初衷,写作的初衷是分享,分享你的思想见解,也分享别人的思想见解。
当网上随处可见写作改变了人生轨迹的文章,我就会想起十年前的自己,如果一直坚持到现在,那我也是被改变的一员,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还享受着显而易见的好处。可是人生没有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只是对于一生来说,三十岁不算早,也不算太晚,一切还来得及。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对于我们大众来说,阅读并不是为输出提供支撑,而是通过书本了解别人的思想,见识更广阔的世界,形成自己处世之道,更好地与生活相处。
连岳老师说,对于聪明人来说,天天都是阅读日。这才是阅读的正确方式。以读书日为契机,让我们爱上阅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