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义是帮助孩子战胜负面的情绪,使他逐渐获得自信力和竞争力。
成年人玩游戏,目的是休闲、放松;当与团队在一起的时候,游戏的目的又变成了合作、团结;与孩子游戏,就变成了帮助他们成长。
暑假与孩子切磋中国象棋,从学会到进阶,着实经历了一番痛苦的表现。爸爸认为,对孩子我们需要做出适当的“让”,让孩子体会“赢”的意义。
作为妈妈,我认为,在鼓励孩子参与挑战的路上,应该让孩子参与挑战,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进阶思维,增进棋艺。
在两种不同意见的作用下,孩子的棋艺突飞猛进,主打进攻的特点,反而能够让求稳的棋路马失前蹄。
这让我想起书中的一个观点,对于孩子,我们既要呵护有加,更要让他们面对挑战,收放自如地引导,是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与自信力相对的“无力感”分为两种情形。
1、处事消极,情绪压抑,胆小恐惧,怨天尤人。在棋类比赛中,“输”的情绪就是这样,经常被说成是“棋品”,其实只是还在学习如何体验“输”这个情绪。
2、虚张声势的力量,恐吓、伤害他人的言语行为,专横跋扈的态度,小偷小摸的勾当,对安危满不在乎的姿态。
无能为力,不知道怎么样排解负面情绪的时候,往往会很自负,光脚的不怕穿鞋般的存在,能够缓解暂时的焦虑。
相反,为正义挺身而出的冒险精神,勇于自省,完成任务的毅力,这些优秀的品质都可以在游戏中得到培养,这是游戏的价值所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