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谈谈与老人同居的家庭关系

谈谈与老人同居的家庭关系

作者: 白胡子嘟嘟爸 | 来源:发表于2022-05-03 12:41 被阅读0次

说起关系,这个词很简单,但是词语背后的内容或者意义十分复杂,尤其是以“大家庭关系”为重的中国人,家庭关系之复杂,可以上至皇宫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这个关系始终就没有经营得十分和谐,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因为关系十分复杂,涉及的身份众多,我一介草民,也说不清众多关系,那就谈谈百姓的家庭关系,尤其是与老人同居的家庭关系。(为明晰关系,以下关系都是从孩子的角度来称呼,爷爷奶奶代指老一辈,爸爸妈妈代指中年人)

一、问题

看过一些关于家庭关系的文章书籍,和同事朋友聊过各家的家长里短,都说到了一些家庭关系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都和老人同居有关。那都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呢?其实这个很简单,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涉及孩子教育问题。爷爷奶奶溺爱,孙子孙女的一切要求都要满足,父母严格管教,用爷爷奶奶教爸爸妈妈的行为习惯来约束孩子,爷爷奶奶看不惯爸爸妈妈对孩子的横眉冷对。

二是涉及生活习惯的问题。爷爷奶奶习惯于早睡早起,爸爸妈妈习惯晚睡晚起(尤其周末或假期),爷爷奶奶做好了早饭,爸爸妈妈睡懒觉错过了做好的早饭;爷爷奶奶习惯节俭(省水省电收集纸箱),爸爸妈妈喜欢极简生活,爷爷奶奶把家里的东西都堆放起来,即使井井有条,也让经过“断舍离”思想洗脑的爸爸妈妈看不过去。

三是涉及生活隐私的问题。爷爷奶奶好心帮忙洗衣擦地、做饭整理,结果妈妈发现自己的不能水洗的衣服被奶奶扔进了洗衣机,爸爸发现自己收藏的手办被不小心摔坏;爷爷奶奶无论进入哪个房间,都似入无人之境,这也苦了从小就被培养注重隐私生活的爸爸妈妈们,稍有亲密动作,都如同做贼般小心翼翼。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这些问题都预示着家庭矛盾的发生,家庭关系的和谐将被这些鸡毛蒜皮无情打破。

二、原因

问题的归类看似简单,切勿论谁对错,因为家庭里没有对错,每个人都想为这个家好,只是出发点不一样罢了,如果分了对错,那么家就不再是家了,为了解决这些家庭问题,我们必须分析引发问题背后的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涉及生活观念。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时代背景,我的父母生于上世纪60年代,年轻时生活困苦,年老时物质富足,但是观念已经形成,能把思想做出翻天覆地变化的老年人微乎其微;我是一个85后,曾经的“夹缝中的一代”,看到的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富足,看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我儿子是“15后”,出生之后看到的就是iPad,不智能的手机都不知道是什么。每代人相差三十年,三十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让这样三代人生活在一起,每个人都固守自己的生活观念,当节俭遇到极简,当养生遇到熬夜,当放养遇到精英教育,怎能不发生矛盾呢?

其次涉及领导权归属。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人多的地方就得有领导。国家要有元首,地方要有首长,单位也要有一把手,家里也是一样,必须要有一个说了算的。封建社会,每个家族有个大家长,全家上下都得唯家长命是从,这个家长一般是一个年长的男人,当然,也有精明能干的夫人当家的,但是无论男女,必须只能由一个人说了算。回到现在,爷爷奶奶认为我是长辈,需要掌控家里的一切,包括每个人的饮食起居甚至吃喝拉撒,而爸爸妈妈接受的教育是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命由我不由天,除了自己没有人能掌控自己的事情。换句话说,爷爷奶奶想说了算,爸爸妈妈就是不听,矛盾自然出现了。

再次是涉及每个人的中心事业。爷爷奶奶接受良好教育的不多,我父母那一代中专生已经算是不错的文化程度,他们用一辈子证明我不是超人,我只是平民百姓,我在工作中已经不能有太多的建树了,但是我可以经营好我的家庭,我要照顾好我的孩子、孙子,我要在家庭方面“事业有成”,那么我要做好家务,营造干净的环境,提供健康的饮食,为你们年轻人奋力拼搏保驾护航。爸爸妈妈们刚刚接班社会中流砥柱,既是家里经济收入的顶梁柱,又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回家已是一身疲惫,还要监督孩子的作业问题,哪有时间洗衣做饭刷碗拖地,先来份外卖吧,有时间躺一会儿刷刷剧,玩玩游戏,放松一下。结果爷爷奶奶见到的是爸爸妈妈吃外卖,玩游戏,各种不务正业,怎么就不帮我做做家务呢?爸爸妈妈一脸委屈,真的好累,我只是想休息休息而已,然后互相干涉,互相抱怨,我打扰我儿子玩玩具,他也会和我生一会儿气的,所以如此抱怨和干涉只会让矛盾激化,让家庭关系失去和谐。

三、办法

有问题要解决,没有问题制造问题也要解决,所以任何问题都会有对应的办法。

相互理解是首要的。我们出生于不同的年代,经历的是不同的事情,接受的不同的教育,观念一定有差异。这就需要互相理解,没错,是“互相”。爸爸妈妈不要认为自己的文化程度高,认知和观念都是正确的,这样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即使你是正确的,也很难改变爷爷奶奶的认知。爷爷奶奶经历过穷困,所以一定省吃俭用,那种经历需要爸爸妈妈尝试着去理解,需要配合着做一些节俭的事情,省水省电肯定没错,如果爷爷奶奶的省电举措会伤害冰箱,这样做最坏的结果是换一个冰箱,这个代价如果可以承受,那就顺着爷爷奶奶去省电,这样做也符合我们中华民族“孝顺”的传统美德——顺是孝的一种方式,而且我想换一个冰箱的代价也会让爷爷奶奶知道那样省电不合适的吧。反过来,爷爷奶奶也要理解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把自己的孩子培养这么大,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爸爸妈妈的认知大概率是正确的,听一听爸爸妈妈的建议,不会有损爷爷奶奶的权威,都是为这个家好,何乐而不为呢?

放下身段,只管理自己。每个人的身份都是多重的,在单位是领导,在家里就是父亲,在学校是老师,在家里就是妈妈,所以千万别把身份弄混,不要在家里使用社会身份。我见过很多领导在外威风八面,在家下厨做饭、洗衣擦地,我认为这样的人是明智的,他知道自己在不同环境下的身份也是不同的,如果把在外面的领导风范带回家里,家里失去了家的温暖,同时也失去了家的作用,单位与家没有不同,人生的色彩也变得单一了。在外面领导别人的人,在家里应该被人领导,单位和家庭的不同身份,也让人学会换位思考,有利于事业进步,有利于家庭和谐。两代人之间也不要争抢权利,去做对方的主,每个人的经历和见识都不一样,也不能替对方做任何决定,我们保留建议,把行动权还给对方,这一定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互相支持,促进和谐。前文说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心事业,退休的老人以经营家庭、照顾家人为事业,正在拼搏的中年人以工作和赚钱为事业,我家四岁的娃娃以玩玩具为他的事业。如果爸爸妈妈下班后帮爷爷奶奶拖一遍地,如果爷爷奶奶偶尔帮爸爸妈妈点上一次肯德基外卖,如果我们参与到孩子玩玩具的活动中……把对方的事业支持起来,简单的行动表明我支持你事业的态度,每个人都为对方再付出一点,每个人再委屈自己一点点,我想家庭关系自然和谐,因为我们看到了对方为家庭的付出,因为我们都是为了这个家庭越来越好。

结尾

文章最后,我想说我只是对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其实家庭关系中还涉及很多人物和身份,我没有经历,也没有研究,不敢妄谈。谈了一些大道理,也知道很多人读不到此处,但是我想引用季羡林先生在《要把读书当回事》中的话作为结尾,“我说的这一番道理,迹近老生常谈,然而却是真理。人世间的真理都是明白易懂的。可是,芸芸众生,花花世界,浑浑噩噩者居多,而明明白白者实少。”

所以,希望明白这些道理的你马上行动起来吧!希望你拥有一个更加和谐的家庭关系。

相关文章

  • 谈谈与老人同居的家庭关系

    说起关系,这个词很简单,但是词语背后的内容或者意义十分复杂,尤其是以“大家庭关系”为重的中国人,家庭关系之复杂,可...

  • 很多老人的退休金,直接影响一家人的生活质量(原创)

    很多老人退休后和孩子同居。特别是那些70岁以上又失去了老伴的老人更多的是与儿女同居。在中国现今社会,许多老人含辛茹...

  • 疫情期间与老人同居

    今年2月我们把自己的房子让给了我老公的爷爷(88岁)、老公的奶奶(87岁)和婆婆(63岁),因为年纪太大...

  • 家庭关系-老人

    一个老人想要什么? 存在感 价值感 作为子女怎么给予他们价值感? 怎么给予对方同理心 怎么让其他人能够意识到给他们...

  • 7.0第26天---如何面对孩子的失误

    今天听得到【关系攻略】家庭关系篇,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谈谈家庭关系中如何面对孩子的失误。 孩子做家庭作业,语文,数...

  • 谈谈曾经的家庭关系

    今天分别问禾宝跟柚子,爸爸更喜欢你们其中哪一个?女儿说不知道,弟弟笑笑的说,妈妈。显然在他们俩心中,爸爸对哪一个孩...

  • 办案笔记—自书遗嘱并不“自主”

    家住石家庄市长安区的王大伯与老伴生有两女一子,老伴早年去世。王大伯进入晚年后,儿子王先生一家与老人共同居住在老人的...

  • 谈谈老人的节约

    家里的微波炉,我不喜欢把插头拔来拔去的,感觉很累,也不方便。而每次,正在热菜时,婆婆就会来把插头拔掉,我说菜还没热...

  • 老人带娃,家庭关系一团糟!我该怎么办?

    导语:隔代养育对于新手妈妈们来说,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处理家庭关系,重点是处理与老人的关系。 作者:一木钉 远方的姑姑...

  • 如何看待失妻老人与保姆同居的现象?

    对面大爷自从老伴去世后,就一直请保姆照料日常生活。起初,我有些纳闷,大爷身体很好,老伴生前体弱多病,生活起居都是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与老人同居的家庭关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gb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