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面大爷自从老伴去世后,就一直请保姆照料日常生活。起初,我有些纳闷,大爷身体很好,老伴生前体弱多病,生活起居都是由他照顾,如今怎么需要保姆了?
后来每天看他跟保姆有说有笑,一起买菜,一起散步,这才恍然大悟。难怪当初他要请保姆,儿子坚决反对,把桌子都掀了。
失去老伴的男性老人表面是请保姆,实则是为自己找一个共同生活的老伴,以解难捱的寂寞和孤独,这种现象越来越多。
他们的这种行为,并不被社会认可。大家会以异样的眼光看待他们,认为他们为老不尊、老不正经,对于那些保姆则更加瞧不起。
最激烈的反对当然来自儿女。在情感上,他们无法接受父亲和另一个女人以这种方式不明不白地生活在一起,觉得父亲背叛了母亲,甚至会有一种自己被父亲抛弃的受伤感。
在经济上,他们担心父亲会被情色蒙蔽了眼睛,不但被骗去财产,以后还惹来不必要的纠葛和麻烦。关于这种事情的报道,确实也经常见诸于媒体。
两代人毫无界限的相处模式,导致儿女年轻时选择婚姻要受制于父母,多少相恋的男女不得不被父母棒打鸳鸯;而父母想要再婚时,又不得不顾忌于儿女的反对,不敢理直气壮、光明正大地提出来。
有时觉得生活就是一种轮回,可笑又可悲的轮回。
其实,失去老伴的老人做出这种选择也有他们的不得已。老两口在一起几十年,猛然去面对一个人的生活,很难习惯。尤其是一辈子靠老伴照料生活的老人,另一半的离世,对他们而言,无异于天塌下来。
他们既不愿与儿女生活在一起,又害怕面对一个人的孤单凄清。选择再婚也有诸多顾虑,怕社会舆论指责,怕儿女反对,怕财产纠纷。
用这种请保姆的方式同居,投入最少,获利最大,还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和风险,一旦不合适可以立马要对方走人,有些老人换保姆比年轻人换女朋友还要勤。
愿意上门做这种所谓的保姆的女性多是因为经济困窘,老无所养,所以难免也有所图谋。
对现实温暖的渴求,对孤独的害怕,让他们宁愿被社会异视、被儿女反对也要找个伴在一起,至少不寂寞,至少有人说话。
于是,打着请保姆的幌子找老伴的情形越来越普遍。
曾经看过一个笑话,父亲早年丧妻,年纪大了后想再婚,又不好直说,就跟儿子抱怨晚上闷得慌,没有人说话,儿子于是给老爸买了个收音机;父亲又说,晚上后背痒痒,自己挠不到,儿子马上买了一个痒痒挠送给老爸;
父亲没辙,只好说,天冷了晚上一个人睡,被窝睡不热,儿子二话不说,就给老爸买回一个电热毯。
待儿子成人后,跟父亲提出要娶媳妇。父亲苦笑着说,不用娶,有这几样东西就行,说着就把儿子送给他的收音机、痒痒挠、电热毯还给儿子,儿子这才明白老爸的心思。
虽然这只是一个笑话,却透出鳏寡老人渴望温情而不得的心酸处境。
对于老人找伴,儿女们在情感上很难接受,总觉得父亲对不起母亲,伤害了自己,其实大可不必这么想。
谁都不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的全部,再爱,我们也只是他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再爱,我们也只是他人生命里的过客。即便是梁思成,也会在林徽因去世后再婚。
缅怀一个人的方式有很多种,不一定非要把自己过成苦逼一样的孤家寡人。照顾好自己,安顿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是另一种缅怀。
当然也有些老人,在妻子尸骨未寒时,就急不可耐,另寻新欢,让儿女伤心,社会不齿。
我有一个朋友,母亲去世四十天,父亲就再婚了。一怒之下,他们姐弟与父亲断绝了来往。 这种老人,确实让人无语。
寻亲记上播了一个有过三次婚史的老人,在风烛残年后,为了留住第三任妻子照顾自己的生活,把房屋财产都留给了她。
老人的儿子说,父亲自从与母亲离异以后,就没有管过他们兄妹俩,导致妹妹因受刺激而精神失常。如今,老人又反过来指责他未尽孝道,为了自保不惜与儿子断绝关系。
对于这种只爱自己、不尽父职却要儿女恪守孝道的父亲,除了鄙视,实在不想多说什么。
我有时和先生开玩笑,我要是先走了,你那么笨,得再娶个老婆才行。不过你必须等我离开三个月后才可以再娶,否则我太没面子了。
玩笑归玩笑,其实我心里很清楚,这不过是自己自作多情、自以为是,这世界谁离开谁都可以活得好好的。
男人和女人不一样,女人总是低估了人性,高看了感情。男人则趋向理性,在情感上更接近动物的本能。
对男人而言,活着,比什么都来得要紧,在现实的欲求面前,感情什么的都不过是画饼充饥,远水救不了近火。
所以,对这种失妻老人与保姆同居的现象,真的不必大惊小怪,人性使之然,社会大环境使之然。
无论老人选择再婚还是同居,作为儿女,我们都要以尊重、包容、理解的心态,祝福并接受,不干涉,不反对。父母有权决定如何度过自己的晚年,就像我们有权选择自己的婚姻一样。
但是,也希望老人们不要抱着及时行乐的心态,只顾及自己的感受。至少,要让生者无愧,逝者心安。
少年夫妻老来伴,既然是伴,就要拿出一个男人的担当,坦坦荡荡,明明白白,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诉求,置对方于不尴不尬之中,躲躲闪闪、不清不楚地生活在一起。
即便不能给对方名分,至少也要许她以尊严。当一切都变成交易,又何来温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