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贯休故里‘’登高里‘’新考 程峤志

贯休故里‘’登高里‘’新考 程峤志

作者: 蓝色多瑙河_915a | 来源:发表于2020-04-03 12:28 被阅读0次
浙江兰溪市游埠镇鸟瞰 禅僧贯休画像

贯休弟子释昙域《禅月集序》说“先师名贯休,字德隐。婺州兰溪县登高里人也”。这是关于贯休里籍最权威的说法。 然“登高里”具体指兰溪哪处行政区划?则众说纷纭。《正德兰溪县志》称贯休是“太平乡登高里人”。此处“太平乡”是逸出原始文献之外,依据何在,章懋未曾说明,总是启人疑窦。 世传贯休真迹《十六罗汉图》,有其本人所作题跋,谈到了“登高里”的具体位置,似未引起兰溪文史圈的注意: “信州怀玉山十六罗汉,广明初于登高和安送十身;乾宁初孟冬廿三日,于江陵再续前十本,相去已十六年。时景昭禅人自北来见,请当年将归怀玉。西岳僧贯休作。” 此跋贯休自叙平生经历,整齐有条理,且跋文自宋张世南以来皆有征引,信是真迹无疑。此处“登高和安”当连书,和安寺应在登高里境内无疑。 昙域说:“少小之时,便归觉路,於和安寺请圆贞长老和尚为师,日念《法华经》一千字”,实际是说贯休年幼就近出家的故事。唐代百户为一里,每里的实际结构,或是一个较大的村落,或是几处小村落。总之,一个里的范围并不广,且和安寺原是晋太傅胡凤舍宅而建,其邻近自然有聚落,贯休便当出生于近处村落中。和安寺故址在今游埠镇寺基村,考虑唐宋古村湮没的事实,将寺基村定成贯休故里,是合情合理的选择。 民国年间寺基村附近的源潭出土了几方刘氏墓志,其下葬年代约在唐武宗会昌年间。其中《刘巨川买地劵》有云:“婺州兰溪县和安乡长安里没故清信善男子”,此处提到的“和安乡”与和安寺当有渊源,和安寺应在和安乡境内。贯休此时方十余岁,与和安寺沙弥处默正倡和酬应,墓志反映的是当时实景实情。和安乡不见于宋以后文献,据推测当在宋元丰间撤并,章懋所谓“太平乡登高里”是宋之后的说法,未必符合唐代的实情。 昙域称贯休“家传儒素,代继簪裾”,而刘氏墓志说刘氏“迨於巨唐,衣纓不絕”,还有支氏、徐氏,“並儒門令族,名官在躬”,说明在今游埠镇范围内,晚唐时名族萃聚,儒风蕃盛,因而孕育了中国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和深具影响力的禅僧贯休,这不是偶然的。

相关文章

  • 贯休故里‘’登高里‘’新考 程峤志

    贯休弟子释昙域《禅月集序》说“先师名贯休,字德隐。婺州兰溪县登高里人也”。这是关于贯休里籍最权威的说法。然“登高里...

  • 贯休故里‘’登高里‘’新考

    贯休弟子释昙域《禅月集序》说“先师名贯休,字德隐。婺州兰溪县登高里人也”。这是关于贯休里籍最权威的说法。然“登高里...

  • 七绝 兰溪二首

    其一 贯休故里 贯休和尚诗美钱王曰: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钱王欲改为四十州,盖有天下之志也,师不许。 ...

  • 新贯休之新诗

    路人看过贯休诗,回首过去诗意在。新诗里头出贯休,贯休诗里后人记。

  • 故里行

    故里行 月影扶摇万千里, 人生演绎忆旧昔。 少时离家豪言壮, 雪染鬓发归故里。 人生图新励精志, 岁月筑梦人生奇。...

  • 抗疫英雄

    登高望九州,战疫我独行。 终南大声吼,口罩新革命。 病毒千里害,医护万里争。 龙魂祖国心,众志新长城。

  • 五绝‖悲秋

    五绝‖ 悲秋 文/唐风 故雁程高远,乡蝉志未休。 枫红千里目,先有一人愁 。

  • 平转

    光明渐暗夜将至 荣归故里也成痴 退居还要思进取 休提老骥志千里 今夜抬头不见月 天空飘来雨夹雪 平时装胆邀仙饮 转...

  • 【茶诗之页】:贯休的诗友齐己

    齐己(860~938),晚唐著名诗僧,与皎然、贯休齐名,犹与吾邑贯休莫逆,师友相称,多有诗歌唱和。贯休逝世,他有《...

  • 重阳

    九月九,金秋灿烂,远眺故里,登高赏秋,又重阳。 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里思故人。 步步登高开视野,年年重九胜春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贯休故里‘’登高里‘’新考 程峤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lhp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