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原创分享第1885天(伊川焦点团队分享812天)(2022.8.12星期五)
婴儿-哭闹-吸引妈妈-获得满足-获得自信。埃里克森说,基本信任感是心理活力的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是“有活力”的人格的柱石,而“有活力的人格”能经受住任何内外冲突,能把每一次危机转化为动力。
信任感缺失的表现是:1.多疑,2.无法建立持续稳定的关系,3.退缩与回避,4.现实感较弱,内部幻想水平较高,情绪敏感不稳定,5.依赖
在早期影响基本信任感的因素是母婴关系。
亲子依恋: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互惠的、持续的、特殊的情感连结,出现于婴儿7-9个月,完成于3岁左右。
母亲是婴儿的安全基地。怎么理解安全基地?简单滴说就是,永远不会报复孩子。但还是要管教的。二者区别是什么?看母亲情绪水平的稳定与否。管教时情绪是稳定的,报复的情绪水平是不稳定的。
0-18个月,孩子自我意识未形成,直到他能够用“我……”开头说话。
妈妈的意义是什么?她是孩子的第一个世界,是成人的最后一个世界(跟18岁关系不大,跟与母亲分离关系密切)。与母亲分离完成独立。
这种分离有很多不同:有的和平演变,有的大吵大闹,有的退行,有的背叛(有的人折腾自己,糟践自己都在表达与母亲分离的抗拒,所以,分离有的人来说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妈妈是孩子身体和心灵发展的先决条件和生命之初的全部环境。儿童的精神疾病都与母爱缺乏和母亲的分离现象有关。
某些慢性疾病和下意识的习惯都能表征出一个孩子与妈妈之间的最初关系。
弗洛伊德说:母亲是一个孩子独特的,无可比拟的,最强烈的,一生无可替代的第一个爱的对象,是将来两性之间关系的模式。
衡量母亲教养方式的三个标准
1.母亲的反应——及时
2.母亲的情绪性——稳定一致,积极。
3.社会性刺激——适中的。
埃里克森:“基本信任感包含了一个人能信任自己,知道“我是安全的”,真正获得基本信任感的孩子在环境中会表现出来供养者无需监护,而且可以放心离开。”
母爱的伟大:在适当的时候,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把对自己的信任和依恋迁移(依恋的转移,不能内化积极母亲的意象)到更丰富的母亲之外的环境和人,形成对外界人与物的信任。
为什么会这样?1.不稳定 2.孩子基本信任感不足,3.卡在对母亲的内在幻想里。
所以,母亲要接受“母爱就是一场分离”,你曾经还孩子投注多少爱你就要接受母子分离带来的多少痛。避免母亲吸引孩子所有的注意力。
对外信任包括:
1.对自己身体的信任,2.对自己应付外界能力的信任(反面是自卑无能感),3.支配外界的能力。
一个人自信的物质基础是对身体的信任。如果你想摧毁一个人的自信,你就从这三方面入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