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三四个月,我一直都是比较忙碌的,所以每天的日更就只能是晚上回来到家后再写。一般情况下我到家都得过晚上十点了,洗漱完再写完日更时几乎都将近午夜12点了。不过庆幸的是,我每天都能在午夜12点之前把日更完成。因为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从没细想过个问题,更没把它与习惯这个问题拉上关系。也从没有有意识的认为这不是一个“好事”。
今天是我比较清闲的一天,没有什么事。早上起来后看了会书就开始抄经了。大概抄了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中午了。吃过午饭后我本来是打算看书的,但是有一个朋友打来了电话,所以下午又和这个朋友聊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天,当然不是闲聊,是解决一些问题的。聊完天之后,我本想着要写日更的,但是本能的想读上午的小说,所以我就决定先看小说吧,看完之后再写日更。所以,聊天之后我就直接去看书了,看了大概有40多页的书。这是一本我比较喜欢的小说,所以看的速度还是挺快的。看到下午五点,然后感觉没有什么事儿了,去佛堂呆了会儿,这就到了晚上六点多了。从佛堂回来的时候我想着写日更,但本能的还是想读小说。所以我就有点纠结了,我是继续看书呢,还是写日更呢?
因为晚上八点我要直播,所以如果在八点之前不把日更写完,那么今天的日更就得是直播结束后再写了。估计还得弄到晚上十一点左右。如果现在开始写,再加上每日一思,算起来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刚刚好。可是问题来了,我现在就是想读小说,怎么办呢?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到底是看小说还是写日更呢?正在我犹豫徘徊的时候,我突然间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习惯。我似乎已经习惯了把每天的日更放在每天要结束的时候写,所以即使在我并不那么忙的时候,我还是要把日更这件事情一拖再拖。等拖到晚上二十三点了,时间不够了这时才急急忙忙的去写日更。在这种非常着急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文章质量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那这个时候呢,我就可以给自己一个写不好的理由了——时间不够了。是时间的问题,不是我实力的问题。所以,在时间紧迫的时候,为了完成任务,我不得已马马虎虎的完成了一篇又一篇的小散文或者小故事。那么,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只是形式上让自己完成了,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反而是让自己增加了负担,那么这个日更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
三四个月的客观条件养成了一种习惯,但同时这个习惯中又隐藏着一种不想向外人道也的懒惰——那就是可以逃避自己的不努力,逃避自己的平庸!
所以今天的日更我打算在八点之前完成,现在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我赶紧来到电脑旁坐下,准备开始写。但是写什么呢?我发现脑子里并没有什么可写的东西。所以我就想到了这个不好的习惯。我决定要把这三四个月养成的习惯说出来。说破说破,一说就破了,所以这个习惯隐藏的秘密也就不攻自破了吧!那么接下来做的就是要改掉这个习惯,我要把我的日更尽可能的提前。我现在的想法是把它放在八点之前完成。那么如果我再写不出好文章好内容,我就没有理由说时间太紧迫了,早晨八点才是一天的开始,有足够的时间去修改去润色。
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就从今天开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