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之路

作者: 凉小绿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11:53 被阅读22次

            随着考试命题越来越灵活多变,分值一再加大,以往的死记硬背教学和学习方法越来越不足以应对越来越变化多端的试题。因此,阅读的量、速度和理解程度的要求也日益重要,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让我推荐书目给孩子阅读。那么究竟怎样来解决阅读方面的各种问题呢,下面分享下我近三十年的阅读经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氛围。爷爷以前读私塾,后因家庭变故,壮年学医,开了诊所,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中医。从记事起,爷爷家药房便是装着各种中药的灰泥瓦罐整整齐齐放在一排排的格子里,满满几面墙。瓦罐上贴着爷爷用毛笔写着各种中药名的红色窄长纸签。每每一番望闻问切后,爷爷手提毛笔,耐心安慰、抓药,若是恰巧有一味药,铺子里没有,爷爷便写下药方,告诉病人到何处抓药,并叮嘱看到我的字就知道是谁,大概会收多少钱。我是家庭里唯一的女孩,爷爷非常宠爱我。我便是在这一张张写着药名的红签条和药方中感受到文字之美。可惜的是,未及我再懂事点儿,爷爷就去世了。

            我没上学时,经常和弟弟一起跟着父亲学古诗。我生在农村,当时生活艰苦,但是父亲生性乐观。闲暇时分,喜欢写诗、读诗、练字、看书、唱戏,直至今日,研究、练习毛笔字依然是他的一大爱好。兴致高昂时,便会教我们几句。虽然完全不明白意思,但是依然笑声满满。小我几岁的弟弟总是获胜,很多古诗,听一遍就记住。家里的墙壁上、水泥地上,木板上、报纸上,红色春联纸上也到处是父亲的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每当过年,家里更是热闹了。爷爷年迈,已经不能为邻里写春联了,大家都找到爸爸,一写便是好几天,大家挤挤挨挨站在一起,说说笑笑。这样,一首首通俗易懂的古诗,一句句寄寓吉祥之盼的春联使我从小便耳熟能详。

            八岁入学。自认字起,便打开了我读书的大门。我拼音学得好,读起带拼音的文章一气呵成。那时的我不放过任何一片带字的纸头,香烟盒都要捡起来认真读一读。课本一发下来,我可以不吃不喝先把所有的书都读一遍过瘾。可是,那个年代,我能够读到的书甚至是文字都实在是太少了。为了看书,我可以说是穷尽心力。到邻居家玩,比我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的书我全部要过来读,大家都在玩耍,我蹲坐在水泥地上,一本本看各种课本,语文、社会、自然、思品……若是读完仍意犹未尽,数学应用题我都得拿出来读一读。就这样,小学没毕业,我基本已经囫囵吞枣般读完了中学、高中的大部分教材和相关杂志、报纸,如《当代小学生》、《当代中学生》等杂志。初高中大量的语文试卷,辅导书也是我的阅读对象,因为上面有阅读理解。

              一、二年级,有一个因嗜酒、婚恋不如意而被一贬再贬,直至贬到村小教我们的侯老师特别好。他教课不拘一格,常常蹲在讲台一角,边讲边哼唱,辅以甩水袖等动作、表情。讲课内容从课本到小说戏曲,从自然到天文地理无所不含。直至我升学去别的地方,老师还经常叫我过去给我讲初中数学,并给作业本奖励。老师一辈子不得志,酗酒成病,郁郁而终。他的性情、博学让我记忆尤深。

            在这期间,偶尔能接触到好的作品。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小学二年级翻出家里的《希腊神话故事》,厚厚的两本,虽然有许多字不认识,仍然不影响我读得如痴如醉。也是二年级的暑假,二爷爷家的儿子,城里的叔叔带堂妹回老家度假,带了《三百六十五个夜》上下册,厚厚两大本,黑色封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简直打开了我认知的大门。我每天到叔叔那,读故事给妹妹听。当时“投降”我读错了音,叔叔还帮我纠正。“后羿”读成“后翠”,“舀水”不认识。但这都并不影响我对文字、故事的理解。家里有《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可是我兴趣索然,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前者不认识的字太多,后两者太过血腥且满是背叛,因此只是草草翻阅。

            由于书来之不易,因此,但凡有文字的东西对我来说都是珍宝。这也导致我读得内容十分繁杂,有对联,包括春联、喜联、挽联等,日历,老黄历,药方,中医书籍如《本草纲目》,碑刻,如墓碑、桥碑等,字典,小人书,武侠、言情小说,自然科学、地理杂志,物理,化学等,种类驳杂。喜欢的,有条件的就反复读、默记,不感兴趣的就囫囵吞枣。

            升入初中,可读的范围渐大,但依然满足不了我的阅读需求。这期间,接触了大量著名作家的作品,如鲁迅、老舍、茅盾、巴金、郁达夫、柔石等名家作品。鲜有人看的鲁迅杂文我都读得津津有味。石评梅《墓畔哀歌》我更是抄在笔记本上,一遍一遍反复诵读,每次读完都内心震颤。爱情,竟有如此泣血的张力。台湾李敖、柏杨、张晓风、琦君、白先勇、琼瑶、金庸、古龙、梁羽声等作家作品也都大量读到,当时尤其喜欢台湾名家散文,会多次读。古代四大名著,我尤其喜欢《红楼梦》,百看不厌,会背诵里面喜欢的语句;外国作品也有接触,好像不多,有《简爱》、《复活》、《牛虻》、《鲁滨孙漂流记》等市面上比较流行的基本都读到。《简爱》是在家里通宵读的,夏日夜深、蚊虫叮咬、蛙声阵阵,很应景。《牛虻》不喜欢,也许是翻译的原因,读起来干巴巴的,难以产生共鸣。这期间,一旦遇到喜欢读的书,就会不吃不喝不睡觉,穷尽办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快的速度,一气读完。父亲经常一夜起来多次去我房间关灯,待他去后,我再偷偷开灯,一夜数次。

            初一时,上午第二节课是语文课,下课后是课间操,上完操,发现黑板正中一首古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黑墙白字,书写俊逸,字大如拳,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诗中的意思,不知为何,却内心受到震颤,眼前如画,一直定格在我的记忆中。这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马老师下课后写在黑板上的,他当时因何下课未走而奋笔写此?至此,中国古诗词的大门,为我徐徐打开。我初中毕业那年,中专学历的马老师自学考取全日制研究生,不久进大学工作,约七年后又考入社科院,博士毕业。马老师,不仅是我的语文老师,更是我精神上的导师,在我多年后最困顿时,老师一句“做好当下,着眼未来”给了我莫大动力,使我能与老师同一年北京就读。此外,我书写的“不拘一格”也源于老师。

            进入高中后,随着积累的增多、视野的开阔、获得书的渠道增多,我看的范围也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倾向于文学类书籍。印象比较深刻的国内作品有张爱玲小说及她的传记、相关研究,贾平凹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狼图腾》、钱钟书《围城》及相关作品、林语堂《京华烟云》等;外国名著有《飘》、《荆棘鸟》、《莎士比亚全集》、《基督山伯爵》、《高尔基三部曲》、《老人与海》、《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茶花女》、《傲慢与偏见》、《战争与和平》、《十日谈》等,外国名著基本都有涉猎,比较小众的外国作品也多有阅读。高中第一次读到史铁生《我与地坛》时,被他不急不缓,充满哲思又娓娓道来的文风深深震撼——原来文章还可以这样写!反复读,百读不厌,每读一次,就多一份敬佩,受一次洗礼,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期间,开始仿照宋词,依照音律,试着填词。   

            大学,是我读书最多最恣意的时期。初入大学,寡言孤高又土气的我,被宿舍人排挤。老师教课又索然无味,甚至很多内容我都看过。幸好有图书馆,我日日沉醉其中,上课也大量借阅,考试再恶补专业知识。这时期,中国现当代作家铁凝、毕淑敏、陈忠实、王安忆、席慕蓉、张承志、王朔、刘震云、苏童、张恨水、梁实秋等作家作品集,我基本都翻看过。满满几排书架。外国名著记忆比较深的是米兰·昆德拉的作品。我看书比较快,三五本书,视兴趣三两天之内一定能看完,甚至更快,借阅速读只频繁、阅读量之大,导致读书馆老师都认识我了。可我那时确实比较傻,见到图书馆老师喊“阿姨”,直至被图书馆老师忍不住纠正。精神上的自由大体抵得上生活的烦恼。大学最后一年看得很少了,可惜。

            读研究生后,对小说、散文兴趣不大。《红楼梦》相关研究读得比较多,然后是戏曲类相关知识,如元杂剧,明清传奇,《楚辞》、《诗经》厚厚的竖排版、繁体字,书架一排连着一排,排的满满当当,从早上到晚上闭馆,日日枯坐,经常读得想吐。这一时期以古代文学为主,还有一些关于美学、哲学类中外书籍。第一年读书量最大,研二高中代课,两地奔波,压力很大,经常白天教学,夜里写论文查资料到天亮,研三不停写论文、改论文然后彻底放飞自我,读得越发少了。很遗憾的是,由于我比较宅,不爱出门,国家图书馆去得比较少。

            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手机成了我的重要阅读工具。碎片化阅读,漫无目的的垃圾阅读也越来越多,值得欣慰的是,阅读一直从未停下,也喜欢。目前关注比较多的是时政分析、解读类文章。

            我读书时间可以说分秒必争,这也是我读书快的原因之一。吃饭、走路、等人、下课时,都可以读书。哪怕只够读一个句子,三两个词语,也心中觉得快乐。读书的坏习惯也很多,比如做笔记比较少,遇到不感兴趣的会速读、跳读、甚至一扫而过,读得过于驳杂,前期不懂得筛选,精读较少,不成体系等各种问题。但是,阅读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灵魂,使我对春花秋月,冬虫夏草,悲欢离合有了更深的体味,面对沉浮起落也有了更坚定的力量。

            关于我的阅读,大体这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的读书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pw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