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顽石,一株仙草,此生守护难以偿还,下辈子便用泪来还。黛玉的一生,可只是在守这样一个约?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宝黛的相遇,本就是注定的,注定了开头,也早早地,预言了结尾。
那年雪花初落,天气微凉,远行的船儿,丝毫不顾及船上人儿的悲凉, 迈着坚定的步伐,驶向那个给了她希望,又让她绝望的家。漫漫长夜,在这支船队上,几家欢喜几家愁,黛玉悲伤的同时,贾雨村预见了自己的美好未来。如果林家没有家道中落,宝黛便不会那么早相遇,没有情不知所起,便不会一往而深。
黛玉的乖巧赢得了贾母喜爱,这乖巧,实则是对其命运的悲哀和对遭遇的无奈,在遇见他之前,貌似只有乖巧,遇见他后,又好似多了几分古灵精怪,才添了些许生气。作为这部描写笔触细腻的大剧的重头戏,黛玉进贾府可谓是极尽铅华。黛玉清秀的眉目,灵动的眼眸,都敲打着宝玉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激动,以致发了疯。宝玉对她的在意给了她一个梦,自此,她便为他而活,可宝玉,他为“她们”而活。
大观园里,无论是潇湘馆里的潇湘妃子,还是蘅芜苑里的蘅芜君,都成了封建专制的陪葬品。宝玉在怡红院中,本就要“遗红怨”的。无独有偶,贾府中元、迎、探、惜四姐妹,其命运都照应了“原应叹息”四字。作者老爱用这样的手法剧透,她们的命运,便早已定型。在大观园这一隅天地,她们假装不去理会尘世的繁杂,却又一个个被卷入其中,成为社会规则的祭品。为了家族的未来,婚配时的情投意合成了最不重要的东西。明知宝玉爱的是自己,却还是产生了怀疑,黛玉惨死!满心欢喜以为娶到了心心念念的林妹妹,掀开盖头却是旁人,宝玉又发了疯。这本就是一出闹剧,剧情落幕,梦也就醒了。
黛玉死了,便不想再看。我不是一个尽职的读者,当看到美好的人和事被撕碎时,我怯懦地选择逃避。有如宝黛初遇时目光的闪躲,已明了心之所属,才是向阳处,旁的一切,都成了归途。
如果没有相见时的那一眼沦陷,也许宝玉就不会疯,黛玉也不会死了。只是那样,宝黛便不再是宝黛,红楼也成不了红楼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