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女儿体验了五公里迷你马拉松,跑的时候穿着春装,厚厚的裤子,外套里面是T恤。出门时我告诉她:“今天30多度,人们都是穿着短裤和T恤跑,你穿这么多能行吗?”她说:“没关系的,晒不透。”好吧,由着她去吧。
女儿回来时,赶紧去洗澡,因为 T恤都湿透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不是为妈是从了,让她体验一下自己决定的后果也未尝不可。
张弛有度,是我和孩子的一贯做法。非常难得,班里几个家庭在河滩里聚聚,让孩子们也放松一下,家长们也有相互认识和交流的机会。孩子们聚到一块儿就耍没了影子,优秀的男家长们主动承担了做美食的任务,真得非常感谢,孩子是女人的永久话题。
烤串的香气把孩子们从四面八方牵回来,男生们首当其冲,拿到了第一盘烤羊肉,温文尔雅的女生们见到吃也斯文锐减,只有兆恩坐在一旁看书。我问她:“你中午没有吃饭,怎么不去吃。”她抬起头,瞅着空空的盘子:“原本就不够吃的,我就不凑热闹了。”说完,她干脆躲到车子上看书去了。我经常给孩子讲:争着不足,让着有余。女儿养成了谦让的好习惯。但是在物质有限的情况下,毕竟孩子们也照顾不到所有人,过度谦让,不去争取自己的所需,必然造成分配不均。
男生们终于适可而止,石同学端来一盘烤肉说:“这盘是女生的。”女生们在吃肉时发现少了女同伴,就把女儿拉过,给了她一根烤肉和一根烤肠。女儿吃完烤肉,拿着烤肠看了看我。我不做声,默默地盯着她。她懂得,我不做声绝不是默许,凡是有添加剂的食品,是绝对要回避的。六年级以来,食品过敏几乎天天困扰着她。在零食极度丰富的当下,琳琅满目的食品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女儿试探性地咬了几口烤肠,最终还是给了我,我输了一口气。女生们端着饮料推杯换盏,女儿的眼睛开始放光,饮料,这是绝对不能碰的,上次喝饮料腿上起的红疙瘩,快两个月了还没有消退。女生们都知道此事,有的说,就喝一点点;有的说,不能喝的。女儿求助地看看我:“就一小口。”我脸一沉:“你懂得事情的严重性。”趁我不注意,女儿喝完一小杯饮料逃开了。
正当我们聊得火热,几个女生把女儿搀扶过来:“阿姨,她肚子疼,想吐。”我递过去一杯水:“喝口水清清,这是过敏了,还有什么反应?”女儿轻轻地说:“嗓子疼,舌头发麻。”“嘴馋惹的祸,下次还喝饮料吗?”“不喝了。”女儿无力地靠在椅子上。
很多时候,家长的说教,远不如孩子亲身的体验,无论多大,都要让她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不能时时刻刻地跟着她,也不能替她成长,将来她走向社会,衣食住行,都得自己动手 ,愿她能禁得住各种诱惑,学会照顾自己,健康快乐地长大。
东津实验中学六五班吕兆恩妈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