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五维教练领导力》课程的初衷是因为在培训中,有学员问我:“老师,你讲的这些我都很认同,但在实际做的过程中,我怕自己不能坚持,我该怎么办呢?”的确,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是把知识、理论、信息告诉学员,但是“知道”不等于“做到”,就如同陈序老师所讲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从头到脚的距离。而教练是在学员接受知识后,辅导他们把“知道的”转化为“行动”的过程。教练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oach,Coach的原意是马车,马车承载学员的梦想,提供快捷有效的工具,陪伴他们去到他想到达的地方,成为更好的自己。
五维教练领导力课程中有很多非常好用的工具,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教练九宫格”。九宫格给教练提供了一个可以遵循的谈话流程,它的步骤分别是:1确定目标;2觉察现实和困难;3明确目标与教练对象之间的关系;4-6是盘点拥有的资源以及方案选择;7是完成目标的衡量标准和更具体的行动计划;8是执行行动的具体时间和承诺;9是评估执行意愿度以及报告总结。《五维》的教练理法、教练功法和教练心法都在这九个步骤中被综合运用。接下去我会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要求和实际运用方法。
第一步是先设立目标,这与传统的思考问题的顺序不太一样:很多时候我们会根据自己拥有什么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做了以后会达成一个结果。这样思考方式往往把我们局限在已有认知的小圈子里,所能想到的方法也是触手可得的,最后能够达到的目标成果自然也很有限。而如果先设定目标的话,我们要考虑的是怎样达到目标或远景,这会让我们千方百计的思考各种可能性,寻求各种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不断拓展自己的舒适圈和认知圈,最后做到自己原先无法企及的目标。
先设定目标还有一个好处。很多时候我们遇到的场景是,教练对象来找我们,他们会说一大堆东西,里面夹杂着很多困惑和问题,这时我们需要问他们:“你期望通过我们这一次的谈话获得什么样的结果?”这是在界定谈话范围,也是在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你优先想要解决的是什么?
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把事情做对追求的是过程,反映的是做事情的效率;而选择做对的事情追求的是目标或结果,反映的是做事情的效益。只有知道目标在哪里,我们才知道朝哪个方向使力,才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我们把设立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来讨论。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是不太擅长运动的人,上学的时候每次800米跑步都要补考才能勉强及格的那种。就是这样一个运动小白,在2016年的时候,也是像现在这样的年初,部门聚餐的时候,老板说除了业绩指标以外,每个人都要达到一个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目标。当时现场的氛围很好,大家都喝了点红酒,比较High,于是有的人说要减重10斤,有的说要去体验一次跳伞,我当时头脑一热说:我的新年目标是要一次性连续跑10公里。说完我的酒就醒了一半了——天哪,我,一个运动小白,怎么可能跑到10公里呢?但是说出去的话就不能收回了。于是我开始拼命想办法。作为一个培训师,我有个习惯,就是从书里寻找办法。还真让我找到了,有一本书——《爱上跑步的13周》,这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书,只要按照书里的步骤做,一个初级跑者可以在短短三个月内跑到10公里。大家猜一下,我有没有在三个月内跑到10公里了呢?其实并没有。我真正达到目标是在这一年结束的时候,这是我个人的高光时刻,于是当天我特意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我按照自己现有的体能、以往的经验去跑步的话,我可能跑个几百米,稍微运动一下。我无法想象,也不可能跑到10公里。只有当我先设定了一个很难的目标,然后我才会想尽办法去达成,而每一次练习跑步的时候,我也给当天设定了小目标。这次是1公里,下次是1.5公里,慢慢地,我达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个小目标,每次的达成,都提升了我的信心,就这样一点一点坚持下来,最终完成了我的年度目标。
《九宫格》的第二步是帮教练对象看到更多事实,以及达成目标可能会遇到的困难。知道要去哪里,我们也要知道自己目前在哪里,这样才能准确判断出现状和目标之间的距离和差距。这个部分最难的是区分事实。很多时候,教练对象在描述现状的时候会带着情绪和个人判断,这会阻碍他们认清真相。作为教练,我们需要先通过导泻的方法把他们的负面情绪倾倒出来,同时需要通过3F倾听,帮教练对象看到更多的事实。这个阶段很考验教练的觉知能力,我们能否觉知到教练对象的情绪?能否通过教练对象的描述,还原出事实真相,这需要两种不同的能力:一种是鸟瞰全局的能力,这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才能看全;另一种是微观的能力,通过聚焦,细化关注,才能看到能多细节。
《九宫格》的第三步是衡量人与目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帮教练对象看到目标背后的长远价值。就拿我跑步的事情来说,减肥也好,锻炼身体也好,只是我短期要达到的目标,而在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当时我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困难,职业发展遇到了瓶颈,我需要通过跑步,通过挑战自己,来给自己信心,激励自己。对于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我可以完胜,对于其他困难我也一定能够达成。所以第三步很关键,是进一步强化教练对象对目标达成的承诺。
接着是引导教练对象找到达成目标的方法。这里有两个方向:其一是通过发散思考的方式找到尽可能多的外部资源,每一个资源就是一条路径,一个解决方案;其二是挖掘教练对象本身能做到的事情,个人能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个阶段,能找到的资源和方法越多越好,所以第四到第六步,我们用三个步骤挖掘教练对象的方案,一直到实在挖不出来为止。这三个步骤产生的方案有可能是并列的,也有可能有递进的关系,我们把每一步都看作是一个阶段性目标,完成一个可以到达下一个。
第七步是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在此之前先要帮教练对象定义选项的标准,可以这样问他:在这些方案中所需时间最少的是哪个?或者这些方案中成本最低的是哪个?又或者效果最好的是哪个?这是一个聚焦的过程,根据标准选择出最优方案,并制定出具体的、可执行、也可以被评估、衡量的行动计划。在这一步中,也要再次确认行动计划与目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完成了行动计划后是否就能够达成目标。
第八步是问责。进一步聚焦在行动计划的实施上,我们可以问教练对象:“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第一步行动?如果衡量行动成功的标准?”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行动计划的执行。我们也可以让教练对象提供支持者名单,可以问他:“谁可以支持你完成目标?”推动他向第三方承诺。如果没有第三方可以支持的话,也可以问他:“如果确保你的行动可以按时完成?”
最后一步是分数和报告。分数是指让教练对象评估一下自己执行的意愿度,以8分为界限。如果教练对象的执行意愿在8分或者8分以上的,那么他完成行动计划的可能性是很高了;但如果在8分以下的,我们就要小心了,他承诺不足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某些阻碍行动的因素:可能是由于行动方案还不够理想,或者其他原因。这时候我们需要进一步问他:那欠缺的X分意味着什么?我们可能需要帮助他重新回顾行动方案,甚至回到更前面的部分,重新审视目标,直到教练对象的执行意愿度到达8分以上。最后要记得让教练对象对本次辅导进行一次反思,总结出这次谈话对他的启发,这也是帮助他改变固有思维模式的一个契机。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不可能用提出问题的思维去解决问题。而五维提供的教练九宫格帮助教练对象用新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它引导教练对象摒弃固有思维,从新的思维路径去考虑问题的同时,也在激发教练对象的意愿,强化教练对象达成目标的承诺。每个步骤的设置,背后都有心理学依据,并且在为下一个步骤做铺垫和准备,因此我们在运用的时候,特别是刚开始做教练实践的时候,尽可能按照九宫格的先后顺序去组织谈话,等到运用熟练以后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应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