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进入第五个日子整四天,每天都会接到防疫工作人员关切电话,询问身体、心理状况如何?回答自然是“还不错,没出现不适反应”。我和老伴自己没觉得有啥,亲朋好友及《简书》读友却为我们皱起眉头,尤其是对日日西餐挠头。说是远观我们拍的餐食图片还不错,细看冷冰冰没点热气,啥都有点却看不到主食,开始为我们犯起愁来。十天半月的,可不是随便熬一熬就过得去的,那得天天、顿顿都要面对的呀。上午与重庆家姐视频,聊到隔离饮食还直懊悔,说在她们家近两个月,总是瞻前顾后怕长胖了、怕血糖高了,没能让我们吃够、吃好。这隔离酒店西餐真就那么不堪入食吗?我怎么没觉得不好吃,老感觉还不错呀!

酒店隔离四周陌生,垫脚窗户玻璃才能见一方绿地。一向湛蓝天空,因为遭遇六十年不遇暴雨天气,铅灰云层浓郁厚重。足不能出户有严格规定,三十平米还差点的白色板房,就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环境。能习惯吗?不郁闷吗?贴心亲朋好友老问。“有那么一点”这是老伴应答;“没啥不一样啊,我觉得挺好的”这是我的体会。这些年来,早已习惯了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不管去到什么地方,只要自己不乱方寸,一切都可顺其自然。中澳之间有南北半球不同季节差、两个小时时间差,这点变化早已适应。清晨6点就醒,然后健身操;然后洗漱、早餐;然后毛笔书法;然后读读英文;然后万步走;然后午餐。午餐之后略休息,然后喝杯茶;然后写作简书;然后五千、六千步走;然后看看新闻、观观影视;然后晚餐;然后随心做点自己喜欢的事,通常晚十点就入睡。周而复始的习惯,看似比较老套,一当完全适应之后,带来的是完全属于自个的自由。

有亲朋好友打趣,说我有点刻板、不太合群、还有置疑我是不是有“强迫症”。其实吧我就是个普普通通正常人,只是觉得把自己的爱好、兴趣、习惯有机统一,长期坚持下去,更加有利于身心健康,如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