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熊妈·共读琐思】规则的范围和空间

【熊妈·共读琐思】规则的范围和空间

作者: 熊妈侯蕾 | 来源:发表于2021-03-22 07:12 被阅读0次

    【熊妈·共读】红绿灯前,没有车,没有人,没有安全隐患的前提下——

    1.你会刻板的遵守规则吗?

    2.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刻板的遵守规则吗?

    3.如果问题1是“不会”,你怎么跟孩子解释自己的行为?

    4.如果问题1是“会”,你的原因是什么?


    侯蕾语写,2021-03-22 06:49:14

    共同谈他的问题很有意思,他是从奖罚而来的,因为我们谈论的话题是是否承认,认可欲求,这是今天朗读内容的主题,在这个主题里你会看到责任明确反对认可,欲求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他人的认可而活着,这个就会直接连接到上法教育上。

    开始冯华就举了一个例子说,她带佳佳去跟朋友们一起吃饭的时候,佳佳会把自己的菜涂在桌子上,然后他的朋友们就会举一些例子告诉他说这个事情是必须管教的,举到的例子呢也很有意思是两个朋友都现身说法的说了,自己小时候曾经被父母打过,从此记住了一个重要的行为规范和人生道理这样的案例可能我猜测在没有表达那部分里面,这两位朋友还对文化进行了一些规劝,觉得孩子这样的行为你是有必要用强硬的手段,甚至是打这种很极端的手段来进行干预的。

    轮滑坦言,在自己的朋友说了这样的情况之后,他也有一些动摇,觉得自己以往一直给他引导是鼓励式的教育方法,是不是还有改进的空间,所以就跟佳佳商量以后,如果没有做到,那可能就会被打。

    这个话题为什么说他还有讨论的意味,是因为伊莱作为家长打,我们现在普遍都知道他不是一个特别正常特别好的方法来处理问题,但另外一个方面呢又觉得有些事情不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似乎效果不好,你跟他讲了那么多道理他也听不进去那么是不是?因为我所采用的方式不对呢?

    其实细想就会发现,打这件事情有没有用我们讨论的前提是会很不一样的,比如说有一些伙伴就提到了老师开心他就提到打是只有短效的,而且过了没几天就重现了,自己打了以后也会很后悔从这两个角度来讲,觉得打这个没有效果。

    可是这两个或者说那两个被打过的朋友和冯华想到要去纠正佳佳的行为,这两者其实本来其实条件就不一样,在我自己的感觉呢,打偶尔可以出现,但是要看你是为了什么目的,就像慧琴提到的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打只是为了宣泄自己心中的怒火,是你在情绪状态下不能控制的一种行为,这种情况下大完全无效,我的意思是对于纠正孩子的行为来说是无效的。

    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在表达的时候,身体语言和语音语调传递的信息占到了93%,语言本身只占7%,跟另外两者相比,这种影响力几乎就是微不足道的加上它,当我们深色距离去用强烈的情绪控制孩子,当下,他感受到最多的93%的部分都是妈妈的情绪状态,那种愤怒由此而带来的恐惧害怕。

    被恐惧害怕这种心态所支配的情况下,你指望他能记住多少,你想让他记住那个道理,更何况我们在用情绪的方式来无法控制,用你打这种形式出手的时候,我真的还能想到我是为了让他记住一个道理吗?这只是事后我给自己找的借口罢了。

    所以这种情况被情绪支配的大事一定没有任何作用的,也就是说你不用去想,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它能产生那么一些些笑意,很少很少,这只会让孩子记住当时恐惧的感觉,下一次被打对他来说印象深刻的还是那种感觉,但即便如此他也存在一种边际效益递减的现象,也就是说第1次你打或许他真的能够有一些印象,但是后来越打就效果又差了或者是打不动了。

    如果第1次你动动眼神就可以支持他的行为,那么下一次你可能要上语言,再下一次语言都不能用了,要用行为的惩罚了。

    那既然情绪支配情况下打不起作用,那什么样的打会起作用呢?那就是提前制定的规则。

    为提前制定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不是在事情方向发生的,当下去解决问题的,也就是说把这个行为不是随性而起的,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预谋已久,有的时候可以把它叫做事先约定。

    周磊在这里举了一个例子说他妈妈小的时候在管教他,打他的时候都是实行积分制的,就是如果你第1次出现这个事情我并不会对你严厉支持,但是如果你出现了第2次第3次积满5次的时候就要挨打了,但是他也坦言,作为一个小朋友玩就是妈妈勒令积分的,这个规则对他来说诱惑力是莫大的,所以他其实很难控制自己不去做这样的事,每一次甚至知道之后要挨打的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即便在这样的前提情况下,也很难去抵御原来要做的那个玩的诱惑。

    就这个就很奇妙了啊,为什么明明知道做一件事情对自己有害,但你还是要去做呢,这就是规则它的是否有效之处,这里我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杀人偿命我们都知道,所以我们不会去杀人,但是如果我们不知道杀人偿命这个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就一定会去杀人呢?如果没有这个惩罚规则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去杀人呢?

    我相信并不会的,因为剥夺别人生存的权利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诱惑好处,这本身没有什么快感,当然古代那些暴君除外,我们普通人真的在这方面没有这种欲求的。

    那也就是说杀人偿命,这个法律的底线规则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价值观的政务判断,我们自己就可以确定我们这样做是不对的,我们没有必要这样去做,但是我们家长制定的那些规则对于孩子来说可不是这一种噢。

    通常我们制定的规则都是针对他特别想要去实行的举动,比如说我特别想出去跟小朋友一起玩,或者我在写作业的时候忍不住会去看一下iPad,这种呢就是本身诱惑力很强,他自己有没有很明显的政务官觉得在写作业的时候看一下iPad就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呀,也不会天塌下来也不会有从此就有什么不好的后果,当然我们家长知道这个后果是日积月累,长此以往的,对他的专注力,或者对他应该要做的事情的规则感,会起到一定的负相作用。

    但是你要知道孩子们那里他其实很难完全理解这种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设立的这个规则和杀人偿命这样的法律底线,它其实是有本质不同的,我们是在用规则限制他做一些他认为对自己来说有精神利益的事情,而不是用一个规则来限制大多数人的任务判断。

    这里我举的另外一个是否遵守规则还是遵循他人认可的例子,是过红绿灯的时候,你要不要完全刻板的遵守规则?

    这里有很多的前提啊,也许在日常生活中这些前提并不能时时保持存在,比如说没有车,没有人也没有安全隐患,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就忽略了安全风险这件事情之后,你是否还会严格的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不把它打破呢,尤其是什么半夜啊,周围确实没有车,没有人的情况下。

    这里也挺有意思的,因为小伙伴们普遍会反应,如果我是开车那么我会直接走红绿灯的规则,即使是半夜我也不会闯红灯,但如果是行人的话就不会了,那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

    周蕾说这是因为我知道一旦出现问题就是风险,那么机动车带来的危害会更大,但是我是个行人嘛,我保证自身的安全,我就是撞到别人撞到小猫小狗它也不会有特别大的风险。

    可是里面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呀,你要知道交通规则就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安全,虽然前面我们把安全隐患排除掉了,但是现在这个为了保证安全而设置的规则放在当前我是否去追寻并不在于周围环境的判断,因为第一我们判断确实有的时候是会出现偏差的,别说孩子自己按照判断过马路不遵守红绿灯的时候会不会有风险,在斑马线上不是有红绿灯呗,车撞到的成年人难道还少吗?

    那这个差别究竟在哪里?我们现场小伙伴都非常坦诚,他们会直言面对自己心里面那个可能还比较软弱的小阴,暗就是如果真的是这种情况我可能就过了,我不会太在意红绿灯的规则。

    另外一个相应而来的问题就是,如果是你的孩子,在同样的情况下,你希望它是刻板的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呢?还是说如果一样可以接受,如果确实没有问题,那你就随便过吧。

    看两个问题只是换了一个主语而已,结论却大不相同,大多数的小伙伴都会觉得,如果是孩子我希望他严格地遵守,而但如果是我自己的话呢,那就可以判断了,这个就很奇怪了啊,因为这件事情在我而言是否遵守交通规则,不关乎那么多不同的情况考虑,它只关乎一件事儿,就是我认为这个行为是对的。

    也就是说当我做的这种最简单的价值判断以后,只要他是对的,那么没有什么特别特殊的情况,我就要按照这种对的方式去做,他不需要分别任外界,外在有什么样不同的分情况讨论。

    小伙伴们普遍对这一点印象比较深刻,其实我想说的并不是在这件事情上我们每个人的道德水准要分高下,事实上法律是一种规则,道德也是一种规则,只不过他们俩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法律的规则是底线,而道德的规则是引领性的指标。

    那如果我在面临这件事情的时候,有跟别人不一样道德判断是不是可以呢?完全可以,只要我们按照自己内心可以过得去的这个标准来运行,那就不会有纠结,也不必限制每个人,甚至每个家庭他的规则都一样,我们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方面。

    但是只要我的规则是明确而固定的,那对我的家人而言就都是有约束力的,这就是我们定的家规,他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家规,不是单定给孩子的,不是说孩子如果不遵守那就要受到惩罚,而我们自己作为成年人不遵守就无所谓,那就不是家规,它就是不平等条约。

    真的,如果是一个家庭里面普遍认可的规则,孩子在制定的时候有参与并且最终表示了认可那么,所以你都在照他执行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非常笃定的去说,我认为这是对的,我要这样去做,并且以这个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

    那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相应的制定一些惩罚的规则,我觉得也无可厚非,毕竟行为都是需要正强化和负向的弱化的,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做了不符合标准的事情被惩罚,在提前约定好的情况下也没什么太大问题,甚至你要不要鼓励这里我心里还存疑啊,我觉得这可能不需要鼓励也已经用的很多了,所以鼓励的可能会矫枉过正,就不这么做了。

    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很多这种潜在的规则,只不过孩子并不是很清楚,现场奉化举的那个例子就是家里面有可以做的事情和不可以做的事情,但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都很笼统,比如想好好吃饭,认真学习,这种表达它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不清楚,可是在不要做的事情里面却通常很清晰具体,比如说吃饭的时候不能离开桌子,不能把不想吃的菜吐在桌子上。

    也许有些小伙伴真的会认为,在不要做什么这方面足够具体,孩子就可以知道他的对立面要做什么,但是恰恰相反,那个粉红色大象的例子我们都非常的清楚,当你跟别人去说不要做什么什么的时候,你的表达越具体,在他的头脑中出现的反而是去掉不要之后,那个画面对他来说其实是脑海当中的一个正向强化,也就是说你说的不要去做的这些事情会更加清晰的呈现,并且让他有欲望这样去做。

    所以真正推荐的做法是在要做什么上足够具体,比如吃饭时我们坐在桌子旁边,拿好筷子和碗这个地方好难啊,因为我随口溜出来的就快是不要把饭菜弄到桌子上,不跟别人说话等等的,由此可见,要做到具体地表达我们的要求,正向要求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的。

    那说明什么,我们在做的事情可并不是正确的,只是我们认为容易的简单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方便的,但是对于孩子可能是有反向效果的,然后我们还要因为他们没有做到而对他们横加指责,甚至名正言顺的用之前商定好的不平等条约里的惩罚项目,来强迫他们接受。

    这就好像是错上加错一样,首先我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本身自己做的不够好,其次还要在这个做的不够好的规则上,让孩子必须要接受相应的结论,这个想想都觉得很可怕呀。

    所以你看咱的孩子只不过是暂时没有力量跟我们相互抗衡罢了,而并不是必须要去接受我们规定的这一切。

    有了这些想法以后再重新去看待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可以说很多地方都是有待调整的,我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能够,恰恰好一蹴而就的做好所有的父母工作,就能够完全接受这些不同的方式方法,但至少现在我们开始设想这其中的差别了。

    这样我联想到昨天晚上在魏俊文的生日宴上,大家谈起刘芷菲的事情以前,我只是觉得刘芷菲这个小姑娘好像自我情绪管理不是特别好容易打人,但是她每次打完人以后,那种自己认为若无其事的状态,也让我觉得蛮惊讶的,从他爸爸妈妈和奶奶的管教看来,家里面并没有纵容他这样做的形象,可是如果不是昨天他还交流起来,我都不知道,其实班里有很多小朋友都曾经跟他发生过这种肢体的冲突,最严重的肺结核是脸上两次被用手抓出了血道子。

    如果只是偶然的现象的话,这个好像也没什么好讲的,孩子们嘛,一起玩的时候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是如果它已经变成一种行为习惯,甚至是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控制的那就会让人觉得挺可怕的,现场就有家长说我们上初中的时候最好不要再在一个班了。

    这事有点马后炮,但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讲,我们并不想去苛责一个孩子,他以前做了什么,我们都不是那种特别不讲理的人,一定要他赔偿啊,或者是道歉啊什么什么的,关键是以后能不能这样事情不要再发生,毕竟要维护我们自己孩子的权利,保证他的安全是家长们最关心的事情。

    现场大家问起来说小熊有没有受过这种攻击,我想了想还真没有他跟我反馈过的情况,我觉得孩子们之间啊,他们有一种微妙的气场连接,有的就会觉得我自己是很容易被人欺负的一种体质,但小熊在这方面好像还好,也不知道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自信,有这种凛然感,让别人不太倾向于去攻击他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他纠缠近类似事件的概率真的不大。

    唯二的两次,一次是走在教室里面,出门的时候被小朋友夹到了手指,那这个我倾向于把它当做一种意外事件来处理,虽然对应的造势小朋友是他们班出了名的皮的孩子,女生里面就是刘志飞,男生里面就是这个叫吴雨辰的小男孩,但我不倾向于认为这是孩子故意,因为那样的话我不舒服,对方那个孩子和他的父母也不会舒服的,所以就过去算了。

    还有另外一次也是这个小男孩,他会没有直接伤害到身体了,就直接去后面放小朋友照片的那个地方,用铅笔戳小朋友照片上的眼睛看起来不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当我们做家长听到这样一个行为以后,心里面还是会忍不住的打个鼓,我觉得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有点担心的。

    后来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了,虽然小学是班长,他可能要处理班里面比较多的这种类似的情况,但是大多数的时候我看到他还是觉得自己蛮受欢迎的样子,那在平时有机会跟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呃,小熊的说话硬程度我自己也是看到的,除了星期六晚上那个忽然而来的情绪化,想要成为别人的焦点又不可得的时候,展示出来那种别扭之外,大多数情况它的社交好像没有遇到太大的障碍。

    这样说的时候我又忍不住有一点点小自责,就是如果他一旦出现情绪化的状态,很多人都会来问,这至少也说明他受欢迎程度的一个侧面吧。

    忽然发现时间实在是不早了,剩下内容等送完孩子回来以后再说,现在要去叫我起床了。

    侯蕾语写,2021-03-22 07:11:03

    22分钟5200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妈·共读琐思】规则的范围和空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swa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