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你对昨天记忆耿耿于怀,认为如果自己采用其他的表现,也许结果会完全不一样,我理解你的心情,谁没有惋惜怀念,但是如果关注太多,会影响你自己的思考。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2e1ff3587702bf92.jpg)
我见过很多看着时间流逝,而无所作为的人,他们认定一切都已经消失了,最好的环节已经过去,没有什么比回忆更加美好。这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顺其自然不是听之任之,一切还是需要你真正的面对明天的自己。可是,消沉会定期来临,抑郁也会造就影响。
我常规的建议,就是给自己好的暗示。这种暗示告诉你明天完全就不一样了,你可以给自己的潜意识发出一道指令,让它把你的信念亮出来,这样你就能够更方便地意识到它们。
《秘密》里面说,你可以这样对自己的潜意识说:“把我的信念一个个清楚地展示出来,我要一个个地意识到它们。”然后,信念会一一出现,你就能意识到它们了。当你听到自己说“我相信”“我不相信”时,你就要格外留意了,因为,紧随其后的就是你的信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40266f2ce456c0b5.jpg)
当你听到自己说“我认为”“我不认为”时,你也要格外留意,因为,非常有可能的是,紧随其后的想法能将你的信念揭示出来。
当你发现,信念不过是个你听进心里去的故事,它就会瓦解,并把成千上万个附着其上的思想也一并带走——它们都会一直驻扎在你的潜意识里。意识不仅由想法构成,它还会不断催生出新的想法,论证自己的观点。
只要还有信念,各种想法就会层出不穷。一些信念可能存在了好几年、好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再加上那些附着的千万个思想,我们必定会感觉很沉重、很有压力。
信念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沉重,让我们无法享受到自己应得的快乐生活。所以,定期的要看看佛经,看看庄子,告诉自己,需要看到虚空,看到留白。
想象一下,你相信自己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和其他人没什么关系,在这个信念之上,有多少想法附着。破除了这个信念后,你会感到多么轻松、畅快。体验一次,你就明白那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了!
克尔凯郭尔看来,沉默,顺从,愉悦是建立在自我约束基础上的人性实践,他要求我们适而可止,不要越界,并且赋予我们以道德品质和人格尊严。
![](https://img.haomeiwen.com/i13540614/ac95a74721a5656b.jpg)
奥拓·吉而斯台兹写过一首赞美诗,内容是这样的:
顾影自怜的生活何其可悲,
自寻烦恼的消遣着实无聊;
不如去看看树木吧——长在篱笆旁的树,
它值得你每一寸目光流连;
高大巍峨,傲骨铮铮,
它们无声而立;
像紧拥在一起的动物,共同抵御这潮湿的薄暮;
在夕阳绚烂的余晖里,
树木沉醉地摇摆;
成荫的绿叶是它们最好的武装,犹如动物裹上了温暖的蓬毛,
便瞬间有了依偎的港湾,
这感觉是如此安全可靠。
最近非常喜欢鲁米的诗歌,鲁米也说,“要像一棵树,任由枯叶落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