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悲惨世界》有感

作者: 秋意阑珊2020 | 来源:发表于2024-10-29 20:37 被阅读0次

断断续续听了近一个月的《悲惨世界》,今天终于结束了,最后两集我是流着眼泪听完的,如果不是强忍着差一点就哭出声了,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是同情?是感动?又或是可惜、震撼?或者都有吧。

记得刚开始听这部由言老师和惠博士的演绎的世界巨著时,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反而觉得他们那种半开玩笑的语气有点不能接受,但反过来想,既然那么多人都听了,那一定有可听之处。后来,随着听的时间的延长,剧情的深入,让我越来越欲罢不能,他们对每一集的配乐,每一集的知识卡片和讲解时双方的观点阐述以及每一次的课后作业都让我从中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尽管好些内容都记不住,却让我有了充实感,让我在跑步时更有动力和热情,总是在不知不觉中跑完了既定的目标,如果不是因为要赶时间上班,我是绝对舍不得拿下耳机的。这样一种讲小说的方式跟以前那种只是纯粹的演读完全不同,更容易让人感觉到趣味性、知识性,也更容易启发听众的主动性思考,而不是被动的就一味地听,我很喜欢这样的演播小说的方式。

文中的主人公冉阿让真是一个特别真诚隐忍,意志力特别坚强,心地又是特别善良的人。他一生没有结婚,也没有自己的孩子,他从一开始为了帮助哥哥家的孩子解决忍受不了的饥饿而去面包房偷面包被抓进监狱后,似乎就注定了他一辈子从来不会真正为自己活过。他入狱后由于两次越狱被抓,被戴上了苦疫犯的帽子,好不容易住满了19年的牢,拿到了微薄的苦力钱在规定的时间内饥肠辘辘地赶到政府规定的地方投宿时,却怎么也没有人愿意接纳他,最后还是一位老太太提醒他可以到善良的大主教家去试一试时才得以填饱肚子。外面世界的冷漠让他彻底寒了心,自己身上的钱根本不够做什么事情,没办法,他只好动了歹念,偷了大主教唯一值钱的一套银餐具。幸运的是,当他被发现抓回来时,大主教说是自己送给他的,还另外补全了整套,说如果分开了就不值钱了。

冉阿让最终靠着大主教送给他的那一套银器在一个名叫蒙特依的地方成功发家致富了,还当上了当地的市长,人们都称他为马特兰市长。然而,他并没有就此享乐,他在那里创办医院、学校,扩大工厂,为更多贫苦人特别是女人安排就业,但决不允许品行不端的人进去。后来,为了拯救一个各方面类似自己过去的乞丐的生命,他勇于袒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放弃了作为市长的优渥体面生活,尽管其间有挣扎、有犹豫甚至诸多不舍,但始终是他的善良占了上风,他不想连累伤害一个无辜的人的生命,他不能见死不救,尽管那个人可能根本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后来为了兑现一个已经去世的沦为妓女芳汀的诺言,即带她一直寄养在别人家的女儿回来看她,他又不得不再次选择逃跑。当他看到柯赛特在那对非常凶狠、冷酷的泰那迪夫妻那所遭受的非人虐待后,便决计带走柯赛特,从此隐姓埋名一心一意地抚养柯赛特长大。再后来为了科赛特的幸福,在巴黎四处搬家,冒死搭救科赛特的爱人马里余思,然后在促进两个相爱的人结婚后,又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交给他们,同时为了不让他们因为自己的苦疫犯身份受到影响,自己则独自一人在原来的老宅里郁郁而终。所幸的是,因为大骗子泰那迪最后秘密的出卖,反而让马里余思解除了对冉而让的误会,知道了他为他们所付出的一切,让冉而让得以在临终前再次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女儿,交待了足以让他们小夫妻衣食无忧的赚钱方法,了无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冉而让的一生,真的就如文中马里余思所称赞的基督耶稣一样,受尽了一生的苦难,那种克制、隐忍绝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盗墓贼泰那迪夫妻的所作所为简直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不过最后的时候还有有点感谢泰那迪的,如果不是因为他的贪婪、自私,马里余思也就不可能完全清楚事情的真相,冉而让也就不可能在临终前还能与心爱的女儿见上一面,了了心愿。

警探沙威也是一个很值得尊敬的人,他体格健壮,一生工作勤勤恳恳,执着坚定,秉公执法,令当时法国巴黎的不法分子闻风丧胆。冉而让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他抓住,但冉而让每一次都成功逃脱了,不得不说冉而让在斗智斗勇上更胜一筹。只有最后一次,他出人意料地放走了冉而让,而自己选择以跳进塞纳河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没人知道他最后想的是什么,也许是对冉而让的感恩,感谢他没有在壁垒里把他打死;也许是对自己未来新生活的恐惧,因为他答应了冉而让,他抓住冉而让,然后自己要帮助冉而让照顾科赛特;也许是对当时混乱时局的失望,一下子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和方向。

对于马里遇思这个人,言老师和惠博士两个人一直比较争议,我觉得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我个人觉得马里余思也许是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巨婴,有些冲动,莽撞,不计后果,只会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有点忸怩,这不是年轻人该有的特点吗?更何况他是出生在那样的一个富豪家庭?当他最后知道了冉而让的全部真相后,他并不再嫌弃冉而让的身份,还尊称冉而让为基督耶稣,同时立刻拽着科赛特去看冉而让,请求冉而让跟他们一起回去共享天伦之乐了吗?每个人都有缺点,冉而让也是啊,他如果早一点说出必要的真相,也许他就不会这么早就过世了,他的身体曾是那样的强壮。

对于科赛特我却认为有一点懦弱,特别是当马里余思让她与父亲在地窖里见面,后来甚至不允许继续见面时,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不悦或者抗议,当然可能与童年的经历以及冉而让对她过分保护有关,养成了她顺从的性格。

听完整部小说,我一共哭了四次,第一次是在芳汀去世时;第二次是在爱彭妮为马里余思挡子弹去世前一刻请求马里余思亲吻她时;第三次是在爱彭妮的小精灵弟弟毫不畏惧地为马里余思他们到马路中间捡子弹中弹身亡时;第四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就是在听到冉而让一个人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努力挣扎写信以及与科赛特他们最后见面时,我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只能任由它们自由滑落了。

这篇小说还可能是想通过底层人物的命运探讨这样一个宏大的历史命题,那就是社会革命的意义是什么?到底什么样的社会形式才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从而引发读者、听者的更多深思。

相关文章

  • 2019-06-24

    善与宽容能改变人内心的恶魔。 读《悲惨世界》有感

  • 初读《悲惨世界》有感

    初读《悲惨世界》有感 壕壕 初次拿起《悲惨世界》,便对它厚实的“体格”有所畏惧,初读时也被其枯燥乏味的语言,看似杂...

  • 人性的善恶

    人性的善恶 ———读《悲惨世界》有感 用博爱,善良,宽容,仁慈来改变虚伪,黑暗的"...

  • 读《悲惨世界》有感:生而为人,质本纯净;作恶不易,回头更难

    又在网上把《悲惨世界》听了一遍!话说聿人第一次接触听书就是在网上听的雨果的《悲惨世界》。这次再次听它是因为前不久刚...

  • 2017-12-22

    读《悲惨世界》有感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

  • 《悲惨世界》有感

    冉阿让,因为他母亲在他还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他唯一接触的女性就只有抚养他长大的姐姐。因为一块面包,他入狱了,在黑暗...

  • 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读雨果的《悲惨世界》有感 冉阿让曲折的人生让人唏嘘不已,拨开...

  • 读《悲惨世界》有感:做恶不易,重善更难

    又在喜马拉雅上把《悲惨世界》听了一遍!话说我第一次接触听书就是在搜狗阅读上听的雨果的《悲惨世界》。这次再次...

  • 《读悲惨世界》有感

    不是我残忍,我真切的觉得在马吕斯和珂赛特奔向冉阿让的独居时所见的不应该是弥留之际的他,而应是早已死去的他,这样会使...

  • 读《悲惨世界》有感

    黑暗的牢房里,一个衣衫褴褛的囚犯独自痛苦而茫然的坐着。在他25岁时,只因为贫困和饥饿打破了一块玻璃偷拿了一个面包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悲惨世界》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aud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