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到学会开口说话,充其量也就两三年时间。而要到真正学会闭口不言,可能要终其一生。
语言是一门艺术,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锦上添花,运用的不好就可能万劫不复。从人的本性来看,运用的不好几乎是天生的劣根性,而要想真正的把它用好,可能就要花费一生的时间去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文字和语言都是中性的,有的用来赞美,有的用来批评,有的用来抱怨。如果按照人心的本性来使用它,面对美好的事物,自然而然的会去赞美;面对不好的事物,自然而然的会去批评;而当面对各种不公时,第一反应自然是抱怨。
可人的感受却不是中性的。人们天然地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不喜欢别人的批评。作为对某项工作负最终责任的领导和管理者而言,当然更不希望听到抱怨。
正是因为这种对人和对己的差别,才凸显了语言艺术的重要性。如果不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在职场和生活中就要处处碰壁,寸步难行。
有时候,明明非常不喜欢一个人或者一件事,还必须得假装喜欢一个人或一件事,这是迫不得已的。如果你不去假装,这个人或这件事就会给你的未来造成更大的痛苦。当这种痛苦的成本远超假装的成本之时,人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戴上面具。
说实话,学会闭嘴,对一个人来说很难。当面对不公平的事情时,能够做到沉默已然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可有的时候光沉默还远远不够,你必须得违心地表演出一种喜欢和赞同的情绪。除了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面对不公正的事情,人们天然的想去抱怨和倾诉一番。抱怨和倾诉,也许解决不了问题本身,但至少可以安抚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内心稍微好受舒服一点。
在职场上,这永远是一个梦想。
我承认,学会闭嘴,对于我来说非常困难,困难到我离开校园步入职场十年了,还依然没有掌握其要义和精髓。但同时我又清楚,我必须得学会闭嘴。清代名臣张廷玉的八字箴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至为经典,所以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依然盛宠不衰,成为了有清一代唯一配享太庙的汉人文臣。
只可惜张廷玉那种沉默的功夫,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来的。即使花了心思付出了很久的努力,也很难做到。但是没有办法,这是对职场人的特殊要求。人生在世,永远不可能随心所欲,总要不可不免地虚与委蛇。
所以,怎么办呢?慢慢地练习闭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