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友友遇到这样的困扰,我相信我国还有很多人都遇到了或者正在遭遇这样的困扰。
归根结底,我认为这是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自我评价和自我认同的关系。
自我评价的依据,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关键。如果依据来自他人占比过大,那么,极容易因为他人的负面评价,导致过度否定自己,丧失前进的动力。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三观,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行为准则,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言行想法、行为处事。
结合外界和自身的价值观,对自己的状态进行正确的评估,然后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实现自我认同,是最理想的状态。
也就是说,咱们得明确,『我的言行到底该由谁来指导』,是父母吗?还是自己呢?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明确了,就不用纠结了。
反之,容易陷入苦恼啊。
二是人生价值的实现。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总想给孩子更好的,关注各种注意事项,希望自己吃过的苦孩子别再吃了,希望自己没实现的目标孩子能够实现,一切都是『为你好』,孩子只需要听话只需要执行,爸妈总不会『害你』……
但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孩子有自己成长的曲线,父母不应该主导,而应当协助,那些强加在孩子脑门的『为你好』反而会成为成长的负担,再好的出发点也可能成为阻碍。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没有义务弥补我们的遗憾,也没有义务帮我们实现我们的愿望,甚至没有义务给我们长脸……
我们需要的,应该我们自己争取,孩子的路,让孩子自己去走就好。
只是,人生这条路很复杂,我们需要注意掺扶,时机成熟,要慢慢学会放手,过多的帮扶反而不美。
如题主这般,已经而立之年,生活中父母的言行阴影之下,其实对谁都不好。
如果能通过和平聊天或者怼父母的方式,让父母幡然醒悟,那自然家和万事兴。但是,步入老年的父母要改变观念很难,或许,调整自己,适当地『接收』来自爹妈的信息,必要的『阳奉阴违』,可能是不错的选择。
每个人都不容易,我们需要的,是在这社会上找到自己生活的平衡点,既让自己相对舒适,又对其它无伤大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