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感觉的界限——读P.F.斯特劳森《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五

感觉的界限——读P.F.斯特劳森《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五

作者: 小洛与鞋带 | 来源:发表于2024-04-29 07:30 被阅读0次

三、超验的形而上学

3、宇宙

本章首先提出对前两个二律背反的论证和反驳。

如果我们接受这些论证为有效的,我们必将会面临严重的哲学问题。我们将面临的事实是,对于三个明显合法的宇宙论问题——关于宇宙的范围、其历史的时间延续、其物质构成——,两个明显互相矛盾的回答都可被证明是真的。

即便我们不认为这些论证是有效的,按照康德的看法,我们依然面临一个哲学问题。我们依然面临这些宇宙论问题本身,面临在它们每一个问题的互相矛盾的回答中明显的选择问题。

康德指出,我们不能根据这些问题的答案指向了超感性对象,就主张它们不可避免地是不可回答的。如果这些对象指称任何事物的话,它们指称的是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另一方面,他坚持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决不能在经验中发现”,这一点对于随后的整个讨论都是关键性的。哲学家不能简单地把问题推给自然科学家。他必须自己解决之。宇宙论问题由之形成的概念不是我们有其应用的经验根据的概念。宇宙论问题的概念的根源,以及它们引发的问题的根源,都仅仅是我们自己的思想;而且我们正是必须在我们自身的思想中发现这些问题的解决。

康德的解决是由于我们只能认识现象,因此二律背反的主题的时空系列既非有限也非无限,在以下四个命题中,前两个是假的后两个是真的:

(1)系列作为一个有限制的整体存在;

(2)系列作为一个无穷的整体而存在;

(3)如果系列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它将作为一个有限制的整体存在;

(4)如果系列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它将作为一个无穷的整体存在。

形式(3)和(4)的相关命题的合取真理是通过二律背反的论证共同建立的,它构成了对命题“不存在这样的一个整体系列(不管是有限制的还是无穷的)”的间接证明;而且这个命题等同于说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仅是现象而非事物自身的命题。这样,二律背反构成了一种对先验唯心论论题的捍卫,而先验唯心论论题包含了对理性与其显示在这些二律背反中的自身明显冲突的一个解决。

对上述陈述斯特劳森提供三种解释:

①强的解释——在空间和时间内的事物仅仅是现象这个学说被看作意谓:仅仅显得是在空间和时间中存在某种事物、存在某物的发生,实则无物在于任何地方、无物发生。即便是其显现是,在空间和时间中存在事物,其本身也不能是在时间中发生或持续的某物,或不能是占据时间的某物。不存在作为整体的空间或时间事物的系列,因为根本不存在这种系列。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是这种系列的一个成员。由于根本不存在这种系列,就根本不会产生哪一个选项在这种系列中实际地实现的问题。就现象而言也不会产生类似的问题。从显得是存在以某种方式空间地或时间地被排序的事物这一事实,推不出显得是所有这样的事物作为有界限的系列的成员存在,或显得是,所有这种的事物作为一个无穷的系列的成员存在。事实上选言的每一支都不是真的。

后两种解释牵涉的中心命题是:不存在能使我们正当地说我们遇到了对应于两个理念中任意一个的对象的经验。

②弱的解释——说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仅是现象不是说它们仅仅显现为在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它们真的是如此的事物。把它们称为“仅为现象”的要点在于,将它们“自身”具有完全不同于它们可能向我们显现出来具有的特征和关系的整个观念,即它们具有我们不可能经验地发现的特征和关系的观念当作无意义的排除掉。在对空间和时间中事物的讨论和论证中,若没有任何可能的观察或可能的经验能够表明一些概念的应用是正当的,那么这些概念就不能合法地被使用。

对坚持认为这些系列地被排序的事项必定属于整体来说既非有穷也非无穷的系列的人,我们必须答复说,他是极为空洞地使用语词的,在“其经验的意义上‘整体’这个术语总是仅仅相对的”,并而且这个术语没有他试图给予它的无限制的用法。正是这种未被透彻理解的“有穷选项”的空洞性,显得在强迫我们接受“无穷选项”,同样正是这种未被透彻理解的“无穷选项”的空洞性,显得在强迫我们接受“有穷选项”。真正的任务是从两者中同时解脱出来并且将其当作我们真正的经验研究的任务,它研究这种活动范围内东西。

“强解决”否认任何空间或时间事物的真实存在,不管它是内部状态,还是在外部对象的客观变化或外部对象自身。“弱解决”不否认任何事物的存在:它仅仅是把某些表达当作空洞的觊觎者排除掉,这些觊觎者觊觎它们在自然科学语言中不拥有的位置。“混合解决”处于这两者之间。

③混合的解释——这一解决的中心特点在于:经验对象、时空中的事物根本没有经验之外的存在。事物并不独立于我们的表象、我们的知觉而存在。

我们必须考虑的相关的真实存在的系列是前后相继的知觉系列,这些知觉对应于我们对越来越远的逝去的时间、宇宙的越来越远的领域、物质的越来越细微的成分的经验研究的进展。本质上前后相继的经验真实地存在,这些经验构成了“在探索系列”的成员;但是“已探索的系列”的成员仅在我们在探索的前后相继的阶段中“遇到它们”时才存在。我们能够得出结论说,仅当“在探索的系列”在现实的经验中达到一个终点,而该现实的经验是可被识作具有对于“已探索的系列”的限制性的或最终的成员的直观的特征,“已探索的系列”的成员才能真的构成一个有穷的整体。仅当我们已把“在探索的系列”持续到无穷之远,我们才可以说“已探索的系列”是作为一个无穷的整体而存在的。不仅是这些选项之一不是必然应得到的,而且两个选项中的任一个都不可能是应得到的。

这种“混合”解决最合乎康德在“二律背反”中的主导意图。它似乎为意义原则提供了一个形而上学的加强或支撑,而这种“弱”解决把该原则当作自主的来对待的。为什么可应用于空间和时间中的事物的概念,只有存在应用它们的经验条件,才能合法地这样应用,其原因在于如下这个形而上学事实:除了空间——时间概念与其完全不相干的不可知的本体外,真正存在的只有我们的表象和经验,而表象和经验本身仅为时间地前后相继的内部规定,尽管它们被承认且必然被承认为关于外部事物的表象。

康德对宇宙论问题的阐明也许存在问题,但“这并不自身就蕴含着他将之当作他假定的问题的解决而提出的学说是错误的学说;这蕴含的仅仅是,它对于任何这种问题的解决乃是错误的。”

评价:5星

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

相关文章

  • 《人性论》说了什么

    一、与《人性论》的缘分。 《人性论》是我在阅读完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开始阅读的。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

  • 2021-03-13

    今天,偶然看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康德的《天体论》,《不可知论》,进而引申出康德三大哲学体系:1、纯粹理性批判,...

  • 写给丹晴的2021年新年计划参考

    书 《悟空传》今何在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政府论(下篇)》约翰·洛克 《复杂》梅拉尼·米歇尔 《合作的进化》罗...

  • #华与华书房#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读书笔记【1】

    华杉 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前读的是商务印书馆的蓝公武译本,那种民国时期半文不白的翻译,比读古文还别扭,读了五...

  • 精神病人需要理解和关怀

    天才不仅有想象力,还有超人的智力的,而后者是被很多人忽略的。——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 凭借“博弈论”获得199...

  • 从康德的观点看数学

    提要:康德在理性的根源处探讨数学和物理学“是怎样可能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两部分,可...

  • 哲学随笔2

    康德的问题,康德所面临的问题是先天综合判断如何成为可能;给予的人类知识,它的前提是什么,界限是什么。经验论...

  • 读《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

    纸上推进 邓晓芒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煌煌两大卷,1300多个页码。按邓说,“我本来就是想用十句话来解康...

  • 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最近我读的是第一本批判,理解什么是感性,什么是概念,什么是先验: 通过对外界刺激,感觉,来获得表层的表面现象。如果...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读纯粹理性批判,发现必须要有哲学基础啊,讲真我看不懂(想想自己高中好歹是个理科生,虽然哲学当初上过几节课,但是忘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觉的界限——读P.F.斯特劳森《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et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