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和人生的关系,从古到今,都是热门话题。
在古时候,肥胖是非富则贵的标志,想想也是啊,穷苦人家,连基本的温饱都很难满足,当然没有多余的食物,可以供自己囤积脂肪,所以能够胖的人,起码都是有钱人,有钱才能买得起各种肉食,有钱才能吃得多,劳动得少,身上的肥肉,才能积攒起来,成为一个让穷人敬仰的形象,那时候说人胖,形容词是“富态”,你看,富贵的状态,就是身上有肉。
我一直在猜测,到底唐朝所谓的以胖为美,是个什么样的标准,是看体重,看体脂比,还是看三围?侍儿扶起娇无力的杨贵妃,她娇无力的原因,是因为刚刚沐浴完,懒洋洋的需要人搀扶呢,还是因为体重过大,从浴缸里或者温泉里起身,自己完全没办法独立完成,必须得由几个膀大腰圆的侍女,连拉带拽地才能站起来?如果是后者,那这唐朝的审美情趣,还真是重口味哦,传说中的贵妃醉酒,如果是一个三百斤的胖婆娘喝醉了呼呼大睡,那画面,啧啧。
但是,据说擅长舞蹈,精通霓裳羽衣舞的杨玉环,再怎么胖,也是个灵活的胖子,旁边再来一个胡旋舞高手安禄山,两个胖子灵活的在大明宫宽敞的殿堂里翩翩起舞,旋转,跳跃,不停歇,这场面,也的确是醉人哦。
要是在古代,如果你没条件吃成个胖子,那起码你得有成为胖子的潜质,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食量不足,或者消化系统不给力,那活该你一辈子受穷,听说地主家雇工人,先得掂量你的饭量,不能吃,就代表着不能干,一大桶糙米饭,一大盆二指厚,巴掌大小的肥膘肉,也不怎么放调料,让你敞开肚子吃,你想啊,穷得只能啃树皮的苦命人,要是突然让你吃这么油腻的食物,没有个好胃口,好的消化功能,那还不得吃得多,腹泻呕吐也多,这样的人,地主家是不用的,其实也算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毕竟吸收功能不好,那一般来说,这个人的身体素质也好不到哪里去。
正所谓时移世易,到了现在,这体重和人生的关系,看来是完全反转了,主流社会里,绝对是以瘦为美,胖子就算再有钱,也算不上人生赢家,大家都想方设法减肥消脂,或者想办法让自己看起来瘦一点,卖衣服的商家,形容自己产品的最重要的词语是“显瘦”。
活在当下,减肥是一种生活方式,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参加了,努力了,感觉就好多了,每天上称看看,小数点后面的变化都会牵动人心。我们潜意识里可能都觉得,掌握了自己的体重,相当于就掌握了自己的人生,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部分,能够把控在自己手里,也是不错的结果,所以,我们忍受饥饿,我们拒绝零食,我们相信减肥产品,我们购买减肥指南,种种种种。
其实大家都知道,合理膳食,充分运动,你就胖不起来,只是,越是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往往就没那么容易,早睡早起身体好,多简单的事情,但是我就是死活也做不到。
哎,写到这里,我得停下了,有个哲学性很强的问题得好好考虑。
今天的晚饭到底是吃还是不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