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644/ce73a3dcc36a16cf.jpg)
三毛在《随想》里说:我漠视无谓的闲言,这使我内心宽畅。我绝不过分对人热络,这使我掌握分寸。我很少开口求人,这使我自由。
生而为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趟无回的赶赴,人生是一场无止的修行。
此时此刻,无论是在艰难中跋涉,还是于困苦中执着,不都是在寻觅一条走向内心的路,搭建一块灵魂安详的栖息地,追求一份良心的皈依,真情的托付,魂灵的平宁。
路越走越远,人越见越多,事越经越广,道越悟越深,仿佛在某一刻突然明白:所有情感的寄托,一切禅理的回归,始终虚脱的感觉,都真正属于自己本身,属于自我内心。
向心而行,自有所成。
喜欢苏东坡那句话:“著力极差。”不是说努力不好,它只是比不努力好了一点点。
那真正的上乘是什么?是自由而真实地活出你本来的样子。
当一个人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去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他就会产生心流……有天赋,更有热爱,热爱让心流涌动……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644/69fed16fdf3f9673.jpg)
作家林清玄曾说: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时光漫漫,年龄渐长,容貌终究要经历岁月的磨蚀,但书籍能让灵魂一直在路上,越发丰盈。书籍,才是一个女人最好的化妆师。
又一次尝试电子书共读,还好这次坚持下来阅读完了,“掩卷”深思:原来不是所有的电子阅读都是冷漠的,一天一次的阅读不过瘾,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把剩余的十多个课时阅读解锁完毕。
更多的是对整本书教学密码的解锁,刷新了先前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认知,对整本书教学工作有了模版,有了指向标。虽然本次共读结束,是终点也是起点,激烈着我努力去探索整本书教学的秘密。
《明确主题》这一章节以《秘密花园》讨论课教学实录为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几个部分:交流初读感受,进行分类;初步交流内容;学习用故事地图;总结收获。
这节课,主要应用故事地图的方式促使学生了解故事的架构,对“秘密”进行解读——是谁的秘密?什么秘密?秘密分几层?通过讨论,学生对这本书中的人物有了更多理解。
很多时候,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就是一副拐杖的运用,适当的时候辅助学生,点拨学生,而不是一路指指点点,要求学生有自己的思维和目标。
第九课时的共读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几个部分:交流读书经验;交流读书感受;深入讨论,理清故事结构;再次交流,了解角色;回到人物本身。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9644/ae3ef46c7b1813f6.jpg)
作者在教后反思中说:这节课,和学生边读边讨论,一直引导学生说出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并学会自己进行分类。
分类就是把碎片化的认识慢慢整合,进行意义上的关联,分类是逻辑思维的起点。
这节课,学生能够围绕内容进行交流,也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下跳出内容进行讨论。
和谐自然的课堂就是这样,自然而然生成之前所预期的内容和效果,下周开始整本书教学,这本书的阅读让我瞬间有了方向和目标。
今日帆书关键词:爱自己。你不必为了被爱而去努力,你只需要成为你自己。孤独是人生的底色,自由是时代的稀缺品,为了自由和孤独共处,是人生真正的可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