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什么阶段父母才会开始把你当成除去“儿女”以外独立的个体,大概是有了自己的家庭才真正开始吧。
大学是在异地读的,每次放寒假回来,父母还是把自己当成宝贝,把最好的衣服、吃的留给我,会在窗外喊早点睡。早上在楼下扯着嗓子喊:饭好了,下来吃饭。会聊一切他们想聊、觉得应该聊的话题。
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也不经常在家长呆,父母还是觉得一个人在外面太辛苦,趁着过年回家,好好心疼。聊一切,随时开我房间的门。
除了日常父母打电话的关心和沟通,上学时长时间不打电话的担心和工作时太忙不能及时回电话的焦急。过年时回家的宝贝般地疼爱让我深知: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地,我都是爸妈心里无条件爱着的掌中宝。
后来,谈了一个自己很喜欢,在那一刻很想结婚的老公,但父母对我这个选择不太满意。在他们眼里,对比一下,无外乎太远,家境一般,还有两个兄弟。所有的人包括外婆也反对。我当时反驳他们的话是:“只要两个人相爱,身体健康,好好奋斗,一切都会有的”。
妈妈的性格是:常常念念叨叨,很多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反复地跟说,儿女的一点小事都能紧张得彻夜未眠。而我年轻时对待父母的脾气也缺乏耐心。种种原因导致前几年回家的体验并不好:自己在家带小朋友,在娘家待着,每次回家妈妈都会不断和我争吵,反驳我的婚姻选择是错误的。我拒绝妈妈的聊天请求,因为一聊就会炸起来。妈妈说过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辛辛苦苦养育一场,给你读书,一点力没有得,早知道当初不把你生下来。
成家之后,回到家那种无条件的快乐、放松再也回不来了。有的只是面对父母担忧、遗憾的自我证明的潜在压力。这种压力只有我自己知道,无人知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压力也加强了“自强”。
过年期间,七大姑八大姨的拜年,去那些在婚姻选择上考虑更多现实因素(独生子、拆迁户、离家近)的且在居住地生活的姊妹坐坐。说实话,心里是不舒服的。这种不舒服不是自己内心的不舒服,而是在似乎不断回应爸爸说的话:“哪一个比你读书读得少的人不比你混得好。你是干得好,干得好有什么用。嫁得不好再奋斗都没有用。这几年你奋斗得怎么样。”对于成就动机很高的我来说这种每年的刺激只会加深我的焦虑、思考和行动。常常自我戏称为“清醒”。
妈妈身体越来越不好,除了偶尔会悄悄留下几百块钱给父母,以及刚毕业的时候带妈妈看过病。其它的都没有做到。如果说人生有什么遗憾的话,大概会是因为婚姻选择、工作地选择而导致陪伴父母的时间很少的遗憾。
2020年疫情原因没有回家,2021年回家了,妈妈的身体已经不能给客人做饭了。我和老公一起做了两大桌菜,分别招待了来自妈妈和爸爸那边的部分亲戚。老公笑称:“你应该会有成就感吧”我笑笑。其实我只希望我在父母的眼里“还不错”。因为比起他们的养育之恩,以及对于养育儿女意义的“执念”,我所做到的远远不够。
人越长大越知道,这世上根本不存在岁月静好,来日方长,有的只是宝贵的现在。和不敢辜负自己一样,常常希望自己珍惜、感恩眼前的一切,努力奋斗,自己成长的速度赶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
过年回家的意义是什么?
(未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