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晴”以文会友 36
预习内容:诗体格律
七言律诗就是指七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其格律非常严谨,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还要求按韵书中的字押韵。原则上只能用本韵,不能用邻韵;即使稍微松一点,也只允许入韵的首句可以用邻韵,叫作“借韵”。七言律诗根据首句是否押韵,可分为首句入韵和首句不入韵两种格式,其中首句入韵为正格,与五言律诗不同。
三、讲究平仄。即要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根据首句头两字的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根据平仄律,七言律诗有四个标准句型:
一、平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平收,末两字是平平,称之为平平脚);二、平平仄仄平平仄(平起仄收,末两字是平仄,称之为平仄脚);三、仄仄平平仄仄平(仄起平收,末两字是仄平,称之为仄平脚);四、仄仄平平平仄仄(仄起仄收,末两字是仄仄,称之为仄仄脚)。这四种句型是律诗平仄格式变化的基础,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颔hàn,颔联: 律诗的第二联(三、四两句),一般要求对仗。颈联 [jǐng lián],颈联,汉语词汇,指的是律诗的第三联。律诗分为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题目类型:[单选]律诗对句的平仄为仄起平收,下一联与之相“粘”的诗句的平仄应该是:A平起平收,B平起仄收,C仄起平收,D仄起仄收
小结一下。死记住五律和七律的平仄格式,各有四种,各八句。掌握从五绝到五律的演变规律,理解后记忆:
口诀是:平收单选仄收加,平起仄起都是它。
大老李:
今天讨论七律平仄格式的掌握。
七律的平仄格式可以有两种来源获得,一种是从五律加字而来,一种是从七绝叠加或选取而来。第二种类似昨天讨论的从五绝到五律的办法。重点讨论第一种。
一,从五律到七律。
跟以前讨论过的从五绝到七绝的办法一样,就是在五律前面加两个字,而加的这两个字的平仄,一定要与五律前两个字的平仄相反。如,七律 仄起入韵型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就是从五律 平起入韵型,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加字来的。
前后四句的中间,我都有意空了一行,就是想让大家看的更明白点,后面的四句实际是另外一种七绝或五绝的平仄格式类型。
二,从七绝到七律。
先选定一种七绝,根据五四句相粘,第五句不押韵(末字仄声)的原则,就可以确定下一种七绝的平仄格式。那两句顺口溜同样有效。社长下午又有一个新的思路,看一共是几处押韵。如果七律是4韵,一定是同样的一种七绝格式叠加;如果是5韵,一定是一种3韵的七绝接续一种2韵的七绝。当然,押2韵的七绝有两种,别忘了要选那种同上一句相粘的类型。
格律诗的四种基本类型都讨论过了,建议把16种平仄格式都抄到纸上,随时查起来很方便。
第一个七绝如果是平收型的,就要另外选一个不同类型的七绝,作为后四句。如果是仄收的,重复这头四句就行,等于两个七绝叠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