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心理服务师,除了完善心理学知识,深入心理学实践以外,还需要做一些个人准备,其中,首要的是认识自我。唯有如此,才能引领被服务对象也踏上自我认识的心理旅程。
作为一名社会心理服务师,要有能力把话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如何做到?首先,知道对谁说话往往比知道说什么话更重要。
也就是说,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意识到站在你对面的那个人是谁。对那些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普通大众说话,就要避免使用让人云里雾里,摸不着边的专业术语,通过举例子、讲故事,或引用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俗语警句,以贴合受众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状态的方式,说人话,讲人事。
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容易。因为我们往往会无意识地把别人当自己。以为自己知道的,别人也明白。把别人当自己,几乎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来源,背后是自我中心的偏狭。比如,很多控制型妈妈,就会把自己的需要当作孩子的需要,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恨不得都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结果扼杀了孩子的成长机会。
如何破除?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换位思考,把自己当别人,设身处地去共情对方。比如,刚上小学的孩子,写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有些妈妈就会看不过去,觉得是孩子学习态度的问题,要求孩子撕掉重写。可是,如果站到孩子的角度,就会发现对小孩子来说,手眼协调、手部小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在做写字这样的精细动作时,很难做到精准,理解到这一点,妈妈就能减少苛责,多加鼓励。
能够把自己当别人,才有可能把自己当自己,也就是善待自己,自尊自爱。而一个有自尊的人,更容易把别人当别人,不逾越界限,不随意扭曲。
在自我认识的过程中,最难跨越的一步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井底之蛙的故事。一只坐井观天的青蛙,觉得那口井就是全世界。可是从我们的视角来看,那实在是太过局限了。由此,问题来了,如何让青蛙从井里跳出来,知道还有更大的世界?
你会用什么办法呢?往井里灌水?把它硬拉出来?
恐怕都不行。与其强扭,不如让青蛙意识到自己在井底,而井外还有广阔天地,从而令他心生向往,自己想方设法跳出来。
在自我认知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就是井底之蛙,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也就是处于无知状态。
我们说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因为对于无知的人,压根不存在另一种可能,当然也就没有方向和动力。
从无知到自知,也就是从无到有,这是最难跨越的阶段。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正是这种谦逊和敬畏,让一个人有了自知之明。当我们认知到自己渺小,认知能力有限、视角狭窄、看问题存在着盲区时,我们就迈入了第二个阶段——自知。
我们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自知殊为难得。总要经历一些挫折,跟外界有了碰撞,我们才能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就像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的,“自我这个东西,其实你是看不见的,没有什么所谓的自我,它是流动的,冲撞的。你只有真真正正地撞上了些什么,才知道边界在哪儿。”
从无知到自知,我们往往要经历一些挫败,而那些能够承受,愿意冒险,并勇敢走下去的人,才能得到报偿,走向下一个阶段——觉察。
什么是觉察,觉察就是清醒状态下的自我觉知,也就是意识到自己的知道。
到这个阶段就比较好玩了,一个有觉知的人,可以做意识扩大性的自我探索。什么意思?就是他能够通过自我觉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我,体察周围,从而能够自我负责,并富有洞察力,通常这样的人会更可爱。
更进一步,他还能试着跳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做到“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这可是令人向往的境界。
当一个人到了日用而不知的阶段,也就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阶段,他的行为就变成了习惯,一切都水到渠成,无需消耗太多的内存。
从无知到自知,从觉察到习惯,自我认识的这四个阶段,就像游戏通关的路线图,帮助我们看清自己目前的位置,并知道需要做些什么。生而为人,我们有很多无知的盲区,保持开放、好奇,不断探索是通往自知的必经之路。有了自知之明,我们就能自我觉察,从而进一步扩大已知,直至形成习惯。
要知道,心理助人可不同于道理助人,服务师的自我认知水平,直接决定了他的服务能力。一个有着良好自我认知的服务师,更能通过言谈举止影响受众,从而激发对方自我认知,自我改变的意愿。
由此,认识自我不仅为心理助人提供了必要的前提,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