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追剧追了一段时间的奇葩说,记得有一期的辩论题当中有一个选手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不清楚当时的辩题是什么,也记不住当时的辩手是谁了,但只记住了这句话,叫做听者最怕不确定,说者担心有误会。
今天中午刚好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让我更能理解这句话的,中午班主任老师给我打电话说孩子脚一走路特别疼,叫我过来带他去看看,我开车去了学校,把孩子接出来之后,发现是走路的时候扭到脚了,当时下可能会疼,但是我去接的时候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那个时候走路慢一点是没有问题的。我建议去看看,他说不需要去医院,我本来打算带他去按摩,找了一中午也没有找到推拿店,之后我们两人去了奶茶店,一人喝了一杯奶茶之后,我看他走路已经没有大碍,就送他回学校继续上课了,我就重新返回到公司里来了。中午我离开公司的时候,我就给我的老板,他是我的姐夫打了个电话,说了一声学校老师打电话给我,叫我去,他问了问什么事情,我说是孩子,他说他快去吧,中午我回来后已经在公司上班的时候接到了他的一个电话。问我孩子的事情怎么样,嗯,关心一下他外甥,我说没关系,应该只是崴了一下。然后姐夫继续说,嗯,一般情况下不要老让他旷课,这次休息半天,下次休息半天的话了,要不然老成了习惯了。我笑着回答说,嗯,我已经在公司了,嗯,我回来了,我也把他送到学校里去了,当我说完第1句话的时候还没有说第2句,姐夫就说好那好那好那好,然后就一直说着这两个字,然后就把电话挂了。
我到楼下去找同事聊天的时候,我还和同事说起来这个事情,我还向他很开心的说,我姐夫向我传授一些关于孩子生病上学的这些经验,我说我已经这样做了,嗯,看起来他觉得我不需要叮嘱了,然后就赶紧把电话就挂了。这个时候我压根不知道我已经误解了我姐夫的意思,正好这个时候他跟其他的朋友吃饭回来了,车子停到了单位门口,然后看到我和楼下的同事在聊天就走过来了.一起聊了几句单位公司的事情之后,姐夫突然说,刚才我给你打电话,我是想跟你说不要老让孩子旷课,老觉得他一有点什么问题就想请假回家,以后上学的话他可能就有这个理由来,总是给你打电话,说不舒服要回家。你看你,你第1句就是说什么噢,我已经回来了,我已经来上班了,就好像我说不让你老请假回去一样.这个时候我一听愣了我才知道,我都已经误解了我姐夫的表达,他的那个还好,还好的收线是对于我误解了他的意思的一种失望感。我笑了,我说对呀,我也是和你同样的想法,我第1句说的是我已经回来公司了,紧接着我说的就是因为我已经回来了,所以我肯定把孩子已经送去学校了,就是他也去上学了,我也回来上班了。然后姐夫突然恍然大悟的说,噢,你这个意思啊,那那我明白了。
所以我误解了姐夫的意思,我以为是他已经明白了,我get到他的意思想传达的了,所以他才急忙挂了电话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个时候我所处在的,就是说者我说完了,我已经回到公司和孩子已经回到学校了,但我并不知道的是对方没有理解到我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姐夫作为听者,他听到了太多的不确定,然后根据自己的确定认为我误解了他,之后他做出了误解我的想法,认为我误会他的想法。
这让我有了一些思考,我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面对不确定或者是面对担心有误会,我们应该怎么办?是再次去选择确定,沟通还是别人的理解和想法与我们就无关了呢,我们只要是已经表达到或已经听完了,就可以完全按照我们的理解来进行这件事情了呢。生活中尤其是亲人同事之间很多误会,就是这样产生的,一句话模棱两可的时候,表达者用他的心态去表达了这句话,听者用听者的思维和想法去解读了这句话,他们也许会完全朝着两个方向走。这究竟是说者表达的不明确,还是听者的理解有差异呢?让我想起在我面对孩子的时候,我的唠叨就来自于这种说者的不确定,我总是担心孩子对我的表达会有误会,会很片面的去解读,很多遍的重复甚至希望孩子去重复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很是担心孩子作为听者会有不确定,不明白妈妈到底想说的是什么。
之前我一直在学习和锻炼沟通能力,我只认为表达需要技巧,而现在我认为倾听同样更需要学习和锻炼,倾听需要有反馈,当你的反馈就是对于不确定的一种确认。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好像确实是在这样做,当别人说完一件事情之后,我会进行简短的总结反馈给对方,向他询问确定是这样吗?但我同样也记得有一位姐跟我说过这样好像也有一些不太妥当,总是这样去重复,他人的话,会让对方觉得啰嗦很烦。但这样真的可以减少倾听者的不确定。情商大概就是辨别哪些是需要去做确定的,哪些是需要自己直接领会了就可以的了。
生活中多一些观察吧,观察自己,观察他人,观察情绪,观察语言,观察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