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孩子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可是很多父母只知道给予孩子身体上的营养,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营养。如果孩子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心理营养,会给孩子留下心理营养的缺失,导致他会用一生去寻觅,直到找到曾经缺失的心理营养。那么孩子在童年时,到底需要哪些心理营养呢?
第一个心理营养:无条件的接纳
出生0~3个月之后,孩子需要第一个心理营养叫无条件接纳。刚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选择食物,需要等待爸爸妈妈喂他,需要爸爸妈妈帮她照顾她。虽然不会说话,但她什么都知道,只是不会说话,所以就要哭来表达。在需求不明确时也会用哭来表达,这时候他最需要的就是爸爸妈妈条件的接纳。
第二个心理营养:生命中的至重
出生0~3个月之后,孩子是要爸爸妈妈觉得”我是最重要的”、“即使你很忙,即使你身体不舒服,如果我饿了,生病了,你要马上放下一切来满足我”,这就是孩子需要的第二个营养营养。需要父母尊重他,如果这时父母经常吵架,两人精力都消耗在争吵中,没办法照顾孩子,孩子在成长中就是要寻找一个替代原本有父母扮演的“重要他人”,在这个阶段,父母就是孩子的重要他人,他需要你把他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第三个心理营养:安全感
出生四个月之后,孩子开始进入了一种另一个阶段,想和妈妈分离,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如果在这个阶段,父母没有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孩子永远不知道如何独立。在安全感上妈妈的作用非常大,因为孩子分离的主要对象是妈妈,妈妈的状态稳定,孩子会自然的走过这个分离期,并获得安全感。所以妈妈要情绪稳定,如果妈妈的情绪不稳定,就容易学影响孩子不稳定。同时夫妻之间的关系要好,孩子需要的的物质不多,但父母自己的良好关系,却能给她最好的安全感。
第四个心理营养:肯定、赞美、认同
进入4~5岁,孩子开始有了我的意识,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赞美和认同。在安全方面爸爸的重要性大于母亲,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只要爸爸认真的对孩子说:“孩子,我很喜欢你,我非常高兴你是我的孩子”。孩子会记住一生,并且开心一辈子。在这个阶段,爸爸一定要去肯定孩子、赞美他、认同他,对孩子表达“我很喜欢你“,”你很棒”,这样孩子就在肯定、赞美和认同上得到了满足。
第五个心理营养:学习、认知、模范
到达6~7岁的时候,需要的心理营养就是学习、认知和模范。这个时候需要有一个人能做孩子模范,可以帮助他解决问题。当他碰到问题时,我该怎么办?心情不好怎么办?他可以学习、模仿,对于孩子来说,他在第一个模仿的对象就是母亲或者父亲。父母的行为非常重要,因为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他会用到爸爸妈妈用到的什么态度去面对,父母怎么处理的孩子将来也会用同样的方法去处理。
以上就是孩子从出生到七岁时需要的五种心理营养,如果在孩子童年父母能够给足孩子,孩子的童年就会非常幸福。如果在童年时父母没有给足这五种心理营养,孩子就会用一生去寻觅缺失的那些心理营养,正所谓的“美好的童年可以疗愈一生,糟糕的童年需要一生来疗愈”,作为父母的我们,是否在孩子童年时给予了还足够的心理营养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