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班上选了一些估计能考上重点高中的同学参加学校在课堂学习之余的培优,孩子有幸添列其中。晚上孩子一回来,给我讲了培优考试的事,问“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下一句,我回答不知道,说这好像是陆游的,你不是背过了吗?孩子坐在窗台上一边玩手机一边说,我没有背过,要是爱国的诗,我又比较喜欢,我背过的肯定记得。
晚上做完作业后,孩子信手翻过《趣味逻辑》,看到其中一句“秋水共长天一色”,问我“落霞与什么齐飞”,我说是“落霞与孤骛齐飞”,是王勃的《腾王阁序》,这个我知道他没有学过,也是今天考试的内容。
孩子意犹未尽,和我讨论一题:萧伯纳在街上走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把他撞倒了,萧伯纳爬起来,诙谐地对骑自行车的人说:――,后面填什么?
我想起了一个笑话:生物老师拿出一条腿,问其学生是蚊子的左腿还是右腿?学生无法回答,然后学生伸出一只脚,问老师上面有多少汗毛。
语文的全称是语言和文学。语文的境界在于语言和文学的美妙,而不是八股一样的考试,而且八股一样的考试完全破坏了语文中的语言的美感。
语文在古代是分小学和大学两大类,小学讲字的音义源,通过对字的认识和学习,对孩子进行行为的启蒙;大学讲通过文章对思想的塑造,所以《大学》的开篇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中外古今,几千年以来,语言文学浩如大海,没有人可以敢去傲视,所谓大家,也不过了在“沙滩上拾得了一颗贝珠”。
所以语文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只有积累,然后理解,才有所知,如果没有积累,是学不好语文的。
语言和文学又是一门艺术,有自己的技巧,这些技巧就体现在其韵律上,有自己独特的韵律之美。
人类的语言也好,语言形成的文学也好,都是有韵律的。好的语言,好的文学,韵律一定是美的。
中国古代的《诗经》也好,《楚辞》也好,都是可以吟颂的,可以配合音乐的节奏来唱的,后来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四言古诗,乐府诗,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有很优美的节奏感,读起来韵味十足。
一部《红楼梦》,不仅是它的情节,还有它的语言,让你读下去不禁缠绵悠长之感,她哭与同哭,他笑与他笑,这就是所谓的共鸣,而不是混乱不堪的,甚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评梅》等,都不难发现这样的韵律之美。
平时我很少去读古文的白话翻译,和外国文学的中文翻译,古文的白话翻译再好和翻译都破坏了原来的韵律感,外国文学的中文翻译,不只是你外文外就可以译得好,首先你得有深厚的中文的功底,还要有深厚的外文功底,再形意相通,才能译出原汁原味来,也就是不破坏原来的韵律。
所以,对于语言和文学的艺术,我们需要去欣赏,欣赏他们内在的语言之美,欣赏语言之后的意境,从欣赏中学习和体会,绝不是枯燥地去为考倒而考倒,那样就失去了人生的味道。
人生,本来是是味道的。
2018-04-0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