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雪说,她不关心她的作品对中国文坛的意义。
不仅如此,她果断地指出,当下很多作家在文坛里混。
怪不得有些粉丝认为她是中国的卡夫卡,很鲁迅。
当看到这些话时,这位我第一次听说的作家吸引了我,有个性,就一定有干货,上网搜了一下,这位作家慢慢走进我的视野。
插入一个题外话,现大家都说玩手机占用了大量时光,毁了很多年轻人,打游戏,看视频,但是手机也是生产力,有的人一部手机就是一个公司,一部手机可以得到重金难寻的学习资源,手机是个宝,看你怎么用了。有的小朋友用手机查资料,快速学习成长,手机让所有的成本趋近于无,给创造者无限的助力。
残雪每天只写一个小时,定时定量,一般写八九百字,而且是手写,这一写就是30多年。
今年也是入选诺贝尔奖前十,好几年都是如此,但她对这个奖一般般:“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过是个以通俗作品为主的文学奖罢了,含金量很低吧。”
这也是人间清醒。
我看到今年的获奖者是挪威一个作家时,心生冲动,我也号称一直写下去,能不能像现在亚运健儿一样,也搞个诺奖给我们挣个脸,这样一想,竟然内心有点冲动,我要不要把这个想法说出来呢?人家会不会笑话我呢?
所谓取乎上得其中,有没有水平先不说,有一下这个想法也不错,如果每一个写手都有这个目标,我想这对我们的文学发展也是一件大好事。
不过听到残雪对诺奖的感受,也觉得确实如此而已,毕竟是老外设立的一个标准,我们可以努力,不要被其缚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什么追求呢?
我主张向西方传统学习,并不是我身上就没有中国传统,我是有的,而且很深。我要批判我身上的传统,就必须采用异域的武器,只有这样做才会有效果。我在批判自身的过程中促使自己新生,这个生出来的东西就不再是传统了,但它必然会是传统的发展。
这是我立刻喜欢残雪的原因。
老是说各种创新,文学创新是什么呢?我觉得残雪给出了一个路子,也是她自己探索的路子。
我现在还在学习传统文化,读传统经典,因为我读的书太少了,太多的课要补。
读了几天的老子的思想,我就觉得触摸到了真正的营养,感觉老祖宗太了不起了,兴奋不已,接着读了一些各种经,我觉得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很好了,对老外的东西一点不感冒,《理想国》看了一些,没怎么看懂,再就是莎翁作品也没兴趣读。
所以,我简直连个小白都算不上,先不说自己有点成绩了,出成绩如果是高中水平的话,我现在幼儿园都不算,这以后的功课多的是,看来余生有太多的课要补了。
先是把这些没读的书补上吧。
残雪和她哥哥十几岁就开始在父亲的影响下读哲学,他哥哥成为一个哲学家,教授,她是一位小说家,作品里有着中西融合的哲学思想,据说很难读懂,但风格独特,在国外也很火,会不会是梵高那样的天才,一开始总不被凡俗所接受,后来才价值大放光彩。
对于诺贝文学奖我的看法也许很偏颇,我觉得文学不能去评价,去衡量,也没有什么标准,所有的文学,文字都有意义,没错,任何文字都有意义。
文字就是自己的表达,用老外的话说,存在就是有意义。
再通俗的文字,就连禁忌的文字也有意义,因为毕竟有人需求它,它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人的心灵。
因此,教人写作,写作班,各种文学课等,我觉得如无必要,不要太认真,就像人的生命,谁能说这个人活的有意义,这个人的生命没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