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资产价值都是"测不准"的?卖的一定就是师傅,买的就一定是徒弟吗?什么是折现率?如何确定折现率?房子还可以投资吗,XX资产还能买吗?为什么这样提问永远得不到适合你的答案?
这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一个个来。在基金市场上每天都会有人问起:房子可以买吗?XX股票现在可以买进吗?甚至多数人开始玩“买什么”的游戏了:什么东西最令大机构青睐呢?基金们现在都抱团了什么品种呢?包括某家公司被证金公司减持了,会被股民们认为这家公司的前景肯定不行了。。。
其实真是这样吗?
为什么以上问题会发生,上面的问题会被多次误解呢,其本质是:不理解交易的本质
交易本身有买就会有卖。大部分人来看,会卖的人一定是师傅,因为只有师傅能看出问题的所在,才会脱手卖掉。而买方则是“萌新”,因此注定要做“接盘侠”的命运。
表面看来,逻辑自洽,似乎确有道理。往深里想,则会看到许多漏洞。
萌新被骗一次两次正常,为什么会源源不断的交易发生,更多的萌新上当呢?
一个机制得以长期稳定存在,那一定是因为它能带来多方双赢的结果,交易在很多情况下其实都是双赢的。
从经济学上来解释,交易来自于社会分工和比较优势,我们都是拿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和别人交换,因此收获利益。每个人的情况通过交易变的更好了。
打个比方:李嘉诚曾经抛售过上海的商业地产,当时多数人都在看笑话,看谁来接盘。最近几年,中国经济保持稳定,没有大起大落,楼市保持稳中有升。那么看,李嘉诚是傻吗?
其实这两拨人没人傻,而且通过一笔交易实现了双赢。对于李嘉诚来讲,商业地产的预期回报率是4%,如果李嘉诚在英国发现了一个预期回报率8%的资产,那他的这笔投资是有收益的。买方找到一个核心商圈4%的商业地产,也是能赚到钱的。
每个人,基于不同的知识结构、能力圈雷达、资金成本、风险偏好、可投资期限等,能投资的资产都是有限的,我们只要在自己的雷达范围内,寻找回报、期限、风险水平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成功的好投资。完全不用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猜心游戏上去揣摩对方的想法。
在金融交易中,我们以上罗列的诸多要素,最重要的要素是资金成本。也就是折现率,或者叫预期回报率。
对一项金融资产进行估值,主要方法还是现金流折现。即使你猜对了这笔资产在未来带来的所有的现金流,但这笔钱折算成今天的价值,还是需要计算折现率,那这一项如何确定的呢,这项我们以后再说。
今天说了一个关键问题: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找到回报、期限及风险最适合自己的金融资产(暂不考虑折现率等)其实才是投资的本质。下一回主要介绍预期回报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