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人也过儿童节?
六一儿童节到了。有趣的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童节不再专属于孩子,渐渐也变成了大人们的节日了。
很多成人会在朋友圈晒儿童节礼物,也有很多人在陪着孩子过节时,自己也重新做了一回孩子。
这或许表达了每个人心底的愿望:越成长,就越渴望向童心回归。
就像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也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
虽然很多人历经风霜、逐渐变得沧桑世故,但在生活中,真的有一些人可以一直保持童心、活得像个孩子:
职场上雷厉风行的父亲,在休息日却一改严肃干练的面目,和女儿去游乐场坐旋转木马,一起搞笑又狼狈地舔着流到手指上的冰淇淋;
有人在机场等待延误了数小时的航班,却发现男朋友不见了,找了一圈发现,他正坐在角落里和一堆小朋友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
有一个老人在车站等车,独自吹起了肥皂泡,被人看到后,朝人眨眨眼......
这些可爱的表现,令人想起一个动人的词:少年感。
少年感并不等同于幼稚。那些有少年感的人,往往都具备一些相似的特质。
他们总是保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有一位朋友就是这样的人,这在他的很多生活细节上表现出来。哪怕在逛商场时随手拿起一把伞,他也会饶有兴趣地研究下伞的质地,摩挲一下,端详一下,再放回去。
这是他与外物和这个世界建立连接的方式。
外在的一切似乎都与自己有联系,一切都美好可喜。相比很多人生活的浮躁和流于表面,他们的内在干净清澈,能够盛得下东西,安驻在每一刻。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能够像孩子般的表露依恋。
他们更能够很好地履行社会赋予的角色,拥有坚定的追求和热爱的工作。
有句话说道:阳光下像个孩子,风雨里成为大人。纯真的本心背后,是成熟的人格和处事能力。
周国平说过,对于心的境界,最高的赞语是丰富的单纯。一方面,他可以始终保持儿童般的天性,所以单纯;另一方面,天性中蕴含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丰富。
2
成熟的人,敢于卸下伪装的外壳
所以可以说,越是成熟的人,往往越不介意自己的“孩子气”。
在亲密关系中,他们更愿意坦露爱意、展现柔情。
很多人说,每个男人的心里都有个孩子,但也有位妻子笑着说:“我的老公心里简直住着一个动物园。”
这位在家拼事业游刃有余的丈夫,在家时最喜欢和孩子玩,一起捏橡皮泥、玩陀螺、搭乐高。妻子总是说,这男人在家被“驯养”得没有野性了。
而她在和他恋爱时期,他也经常做一些又孩子气又令人感动的事:他会在自己生气时搂住自己,死皮赖脸地亲自己一口;晚上送她回家时,在路口的转角处目送她离去,突然大声喊“我爱你”。
难怪小仲马在《茶花女》中说道:爱情这件事,实在是一个极其孩子气的崇高行为。
而成熟的人,内心的情感通道是畅通、没有淤滞的。他们放心去依赖一个人,也成为别人放心依赖和眷恋的对象。
自我发展得足够强大的人,才能够坦然地展现柔情。相比很多将自己包裹起来的人,需要他人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羞耻的事。
同时,他们也懂得怎样爱人,像成熟的麦穗般俯身低头,温柔地贴近他人。
而放心去信赖一个人的感觉,让人可以在疲累时退回,受伤时栖息,使人有更强的力量发展自主性、走向更高远的世界。
于是,能够自由表达依赖和需要,促成了个体进一步的独立。在与自己的关系中,他们不会羞于展露童心、敢于回归自我。
钱钟书先生虽有名望和文学功底加身,在生活中,却耿直率真得如孩童。
他看到自己家的猫与邻居家的猫打架,顿时加入“战局”,用根长棍去帮自家猫助威。
晚年的林语堂也是个老小孩,经常和自己的外孙打成一片。
他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剪下来,和两个外孙的照片拼在一起,成为“三个小孩”。
夫人出去买菜时,“三个小孩”常躲在更衣柜里等她回来,比赛谁先憋不住笑场。
尼采说过:只有灵魂不疲沓,才能永葆青春。所以,他们的心里有好奇,双眼里有热忱。
这种自洽的状态,来源于内心的强大堡垒和修通感,所以他们才能与自己内在的孩子融为一体。
但是,很多人的“内在儿童”是受到压抑的,他们无法走回通向自己内心深处的道路。
他们无法与童年的自己正面接触,因为有很多伤口留在记忆深处被覆盖了。
法国心理学家菲利普.雅麦说过:“有些青少年让自己内心变得严厉、坚硬、以便快速成人。
这样一来,他们会抑制自己内心所有幻想和软弱的念头,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表现软弱是一件屈辱的事。”
向童心回归和走向成熟,或许是同一条道路。
我们总能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遇见那个受伤的内在小孩。那时候,一定不要忘记摸摸他,给他爱抚,说出他的伤痛,释放他的潜能。
3
柔软的外壳才强大
那些敢于成为孩子的人,是拥有“软壳自我”的人。
他们也是在生命早期与养育者有过深度依恋关系的人。也正因此,他们获得了这层柔软的保护壳。
他们在生活中看起来悠哉又从容自在,懂得享受人生,温和柔软有童趣,像个孩子一样。
而且,即使他们并没有表现出坚硬无畏,在面临压力的时候,却又有极强的韧性,不易被打垮。
但是,很多人在还没有得到足够安全感时就被迫独立,发展出来的往往是“硬壳自我”。
他们可能很辛苦,一直独自承担自己,坚硬而强悍,像是有一层硬硬的外壳包裹着自己,看起来刀枪不入。他们往往情感淡漠,不容易建立关系和表达需要。
但是,这看似坚强的外壳,一旦遇到过强的外力,就很容易产生裂缝、被击碎。
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去以充分看见和镜映的姿态,养育一个具备“软壳自我”的孩子。
深层依恋是与养育者的共生关系引发的。
在婴儿时期,是母亲的爱抚、温暖和怀抱让孩子从自体依恋转向客体依恋、感知外部世界、感知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和身体的边界,进而促成孩子与母亲形成信任、安全、温暖的关系,这是孩子健康活泼、自信自尊的基础。
可如果母亲的养育功能差、对孩子管理疏忽、不愿陪伴孩子,那么孩子在成年之后也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依恋关系。
于是,坚硬、难以用柔软的姿态贴近他人,可能就会成为他成年后的生命基调。
另外,对于已经成年之后的人,怎么再从“硬壳自我”转变成“软壳自我”呢?
亲密关系给人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人变得柔软的空间。
每个人在经过充分的疗愈之后,都会更容易识别和找到那些滋养性的关系。
当停留在这样的关系中依然感受到不安全时,会想要逃离,这成为了一种强迫性的模式,也有人不容易打开自己,因为他的生命里没有可以放心依赖他人的模板。
但是,如果能够在想要逃离时,觉察到那个受伤、即将破裂的自己,并努力让自己驻留在好的关系里,是改变发生的前提。
虽然我足够强大,但在你面前,我也可以是个孩子。这或许是亲密关系最好的模板了吧。
祝愿所有的小朋友,都在温柔的关爱中慢慢生长出柔软的外壳,这会是一生的坚强铠甲。
祝愿所有的大朋友,不改清澈眼神,童心守护终生,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