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
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苏霍姆林斯基)简单地说即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这与我们中国的那句老话——"要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不谋而合。很多老师常常抱怨学生笨,不会思考,据我的教学经验,老师自己把教材玩味透了,做了充分准备,课堂上就会游刃有余,学生也变得善思考,会思考,会表达,教学完成度也会很高;老师自己没吃透教材,准备欠缺,课堂定会沉闷、艰涩,学生思维凝滞,没有表达欲,教学效果自然低下。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那样一来,上课时的语言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我认为不仅如此,教师注意的重心也会从自己的讲述转移到学生的思维情况,以学定教,随时变换教学方式,而不是不顾课堂发展情况,根据自己课前设定的思路"一条道走到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