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挥向南——第三章

一挥向南——第三章

作者: 汉子娃娃 | 来源:发表于2019-10-23 22:01 被阅读0次
不离不弃是天生的爱

第三章:眼疾

1979年依然是重男轻女的时代,虽然我生下来,我奶奶面孔不算太难看,但都基本懂代表什么意思,可以作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知识青年(哈哈哈这点我随妈),是绝对会剑走偏锋的,我妈对弱鸡一样的我百般呵护,但总觉得我当时眼屎特别多,眼尾部有红肿渗液体的感觉,上下眼皮经常被眼角渗出的液体粘住,第二天起来,要用棉签沾温开水给我慢慢擦开我才能睁眼,起初我妈以为是当时怀我时吃大葱太多,把热气过到我身上了,红霉素眼膏没少擦,直到后来觉得红肿面开始有点溃烂的迹像,我妈老汉慌了,开始了漫长的求医路。

四川的十月尾十一月初已经挺冷了,说实话,是个正常家庭的婴儿,一两个月大都在家里裹得严严实实的,唯独我,跟着我爸风里来霜里去,你们肯定想问我妈干啥去了,当然,是她身体弱,得在家休息,那个年代,产假就那么45天的,不好好休息,接下来的三班倒的工作能扛得下来嘛!

想想我爸当时也挺难的,一个大老爷们,带着一个软不拉叽的奶娃,大冬天的出门还得带着一瓶奶,怕看病时间太长我会饿,又怕奶冷了我喝不了,就一直把奶瓶放在贴胸口的位置,这就跟宋丹丹和黄宏演的那个《超生游击队》中的喂奶片段一样,遇到看病的人多,我爸还得腆着脸跟人家说好话,看看能不能插个队啥的,就怕拖得太晚,奶越来越冷,毕竟那个年代没有微波炉,不过我爸后来说,那时还是好人多,大家都挺关照我爸的。说实话到今天想像着那个画面我都挺动容。

就这样,我爸把市里所有的医院都跑遍了,最后在市二医院确诊了,湿疹!医生还补了一句“如果是婴儿湿疹的话可能八九个月就能治好,如果是幼儿湿疹的话,三年,五年不一定”,我妈老汉当时知道了这个结果脑袋都懵了,万一真是后面一种可能,就算治好,我的眼睛还能保住吗?这时身边真有人劝我妈趁年轻,再生一个,就把我放在外面自生自灭算了,还有一个阿姨跟我妈老汉说,反正她全是儿子,没女儿,要不把我给她,她尽量养。我妈多刚烈呀,轻描淡写的一句“我生得下来,我就养得起她,哪怕最后她瞎了,也是我吴XX的女儿,我养她一辈子”。所以,说什么英雄主义,大部份的妈就代表了英雄。

可能是我真的不舍得爸妈操心的吧,我爸后来跟我说,我挺争气,本来他们做好了十年抗争的,结果,我的眼疾半年左右就好了,而且好得没留一条疤,我爸后来回忆时还沾沾自喜的说,幸好当时他们注意我的饮食,没给我吃酱油啥的,我听了很想笑,因为半岁大的孩子还不到吃酱油的时候,但知道那是他表扬自己的方式,我接受。只是他说唯一遗憾的是我现在的眼尾角比别人更深,有吗?我不觉得呀!反而为到这个年纪还没有鱼尾纹自豪。

相关文章

  • 一挥向南——第三章

    第三章:眼疾 1979年依然是重男轻女的时代,虽然我生下来,我奶奶面孔不算太难看,但都基本懂代表什么意思,可以作为...

  • 一挥向南——第五章

    第五章:嫌隙 我就这样在“妈妈房”呆了一年多,两岁时,我已经过了继续在里面呆下去的年纪了,这时奶奶又再次执...

  • 一挥向南——第二章

    第二章:婚 我爸妈结婚是1978年,刚好大部分城市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我们内江也赶上了,在那个大锅饭的年代,...

  • 一挥向南——第四章

    第四节:为母则刚 自从眼疾好了之后,我也不怎么哭闹了,也越来越活泼可爱,越发长得胖乎乎的,可能那个时候是纯...

  • 一挥向南——第六章

    第六章:全托 我在奶奶家呆到三岁,已经到了可以入托的年龄了,我妈把我接了回来,送去了幼儿园的小小班。那时候...

  • 一挥向南——第一章

    第一章:韶华 我出生的地方位于重庆和成都中间的一个小城——内江,当然,归属四川管,很多人都没听过这个地方,...

  • 向南!向南向南

    很多人都知道,我的故乡在陕西西安。十几年前去上大学时,很多新朋友都热情地问我家有没有窑洞,于是我很惭愧地表示,我是...

  • 风一路 ———

    再回首, 已不见, 风依旧, 路漫漫。 挥一挥手, 起程遥远, 一个人的旅途, 蓝天与我做伴。 无论向北还是向南,...

  • 向南 向南

    在天与海之间 一路向南 向着海风来的方向 向着天鹅和仙女栖居的地方 邂逅一场奇妙的旅行 海阔天空融化在你柔情的眼波...

  • 向南、向南?

    《向南、向南?》(2015) 黄陂城区的发展曾经走进了误区,一度北上。其实纵观周边江夏、蔡甸等区县的发展,包括红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挥向南——第三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slv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