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单元整体备课中的单元目标(原创)

大单元整体备课中的单元目标(原创)

作者: 贺承德 | 来源:发表于2023-07-19 15:11 被阅读0次

    大单元整体备课表是一张白纸,白纸上面赫然地印着一些“横行霸道”的黑字。传说中的白纸黑字,莫过于此。

    这张白纸,本想做成一张明白纸。因为初次接触有些专业术语,所以我们看得不是特别明白,还需要进一步地细研。如果戏言一下,黑字犹如这张白纸的“骨架”。而我们需要做的功课,就是把大单元的“血肉”附加在它们的上面,从而让其变得富有丰满的灵魂。

    一、单元主题

    单元主题,就是这一单元的课文共同表现的主题。这是所有的课文的“首脑”,它扮靓了“三军司令”高大威武的造型。这个单元主题,编者通常会把它理解为“话题”,这和某篇课文的“主题”还是有所区别的。不信的话,大家可以翻阅一下“教学参考书”。我相信,你一定能够看到真理。

    二、三大维度和六大领域

    这三大维度不是旧维度,而是新维度。旧的三大维度,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新的三大维度,分明更简洁。有道是:“浓缩的都是精华。”新的三大维度,是自我维度、自然维度和社会维度。六大领域是三大维度的“因式分解”。自我维度一分为二,就是“我是谁”“我如何表达自己”。人生体验,是文行天下的一张王牌。文中有“我”,这个“我”可能是作者的真身,也可能是作者的真心。叙事散文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则不是作者本人,是作者虚构的“我”,但可能有作者的影子。毕竟文学艺术尊重生活,并且礼遇着生活,馈赠着生活。“我如何表达自己”,我的理解是表达自己的写作兵法,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怎样抒发思想感情。“我”不是无情的人,并非冷血动物,但抒情要有具体的表现方式。抒情最基本的表现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可以分为叙事抒情、描写抒情和议论抒情等。借景抒情则属于描写抒情。“我”描写人物也好,描写景物也好,不止是为了表现它们的特点,更是为了言我真情,言我深情。

    譬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尊重动物、善待生命”。郑振铎的《猫》,是这一单元的“开路先锋”。文中的“我”是谁?答案就是作者本人。“我”是如何表现自己的呢?对比衬托,层层铺垫。前两只猫再活泼,再可爱,也不过是第三只猫的配角,相当于“绿叶”。第三只猫再不活泼,再不可爱,却是前两只猫的“红花”,相当于主角。没有比较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伤害就没有愧疚感和保护欲。

    有的人也许会问,既然编者呼吁人类保护动物,但为何要让蒲松龄的《狼》编入这一单元的“阵营”呢?同学们,千万别忘了,《狠》是寓言体小说,作者借物喻人,把狠比作恶人,意在赞美屠户的机智勇敢。更何况,善待不是盲目地善待,保护不是糊涂地保护。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寓言和小说等文化作品之外的猎杀、销售,则属于违法行为。

    自我维度一分为二,是“世界如何运作”动物如何保护”。猫捉老鼠,这是绝大多数猫的绝活和美德。但这并不排除有的猫的活计并不出色。这就好比是人。真正意义上的人应该集文明和文化于一身,可是有的人的言谈举止并非特别文明,也谈不上很有。“我”以文化人自居,自居清高地认为处事果断。不曾想,“我”却成了“武断”的代名词,此小丑还丑。大美,珍藏在“我”的《悔过书》里。

    社会维度,包括“我们身处在什么时空”“我们如何组织自己”。人确实应该拥抱自然。走进自然,就是拥抱自然。比如走近猫,继而走进猫,走进猫的委屈和怨恨。猫无意中闯入了人的生活,人却有意地步入了猫的境遇。除此之外,人更应该融入社会,一方面“我”要与亲人为伴,另一方面“我”还要与宠物为善。第三只猫失宠,责任不在猫,而在“我”。第三只猫的身边弥漫着被虐待的味道,这种味道的发声者主要是“我”,不是三妹,也不是张妈。

    三、核心概念

    核心概念,就是这一单元课文共同的写作手法。譬如《猫》和《狼》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什么是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就是这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当然,托物言志还有一个别名:借物抒情。只不过这两篇文章,一篇在实写动物,另一篇在虚写动物罢了。把恶人想象为贪婪、狡猾、愚蠢的家伙,这是一种思想的陈酿、文化的加工。

    四、探究问题

    问题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的问题,另一种是特殊的问题。而特殊的问题又包括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探究问题,特指对难点问题的探究。难点问题可能是重点问题,也可能不是重点问题。有些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人猫大战之后,活人与死猫之间的对话,是“我”用血和泪写成的悔断肠子的“肺话”。阅读着“原创”,联想着“二创”,有些学生可能会找到“张妈”和“第三只猫”同病相怜的证据:都没有话语权。

    如果说前两只猫是“我”头顶的两朵彩云,那么“我”则是第三只猫心中的那片乌云。可爱与可恶之间,存在着“我”的一念之差。然而正是这一念之差,给“我”带来了终生的悔恨。

    “我”的忏悔录,犹如一个囚徒的忏悔录。文中的“我”是故意伤猫。而生活中的“他”,倘若是故意伤人的话,两种充满愧疚和遗憾的文字,将会同样值得天下芳心含泪拜读。

    五、大观念

    大观念即触及事物本质的持久理解。比如数学上的定义、公式、公理或定理等。再比如英语课上的时态等。因此,有人认为,大观点是大单元主题教学情境中的概念的化身。但大观念并非等于大概念。

    如果说大观念是母观念,小观念就是子观念。什么是“人”?什么是“猫”?“人”字,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猫”字,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与人的可怜相比,猫或许比人更委屈。“明线”易躲,“暗线”难防。这“明线”犹如一根红线,这“暗线”恰似一支利箭。对比之下,文笔又找到了生动的发言权。试想,没有伤害,何谈保护?面对第三只猫没有“上诉”的“败诉”,我们不免慨叹:“生命本脆弱,高贵是尊严!”

    从《狼》这篇课文中,我们得到的精神洗礼则是:“恶势力是披着人皮的狼。我们对于它们的心慈,不会换来对方的手软。”所以说,“拍苍蝇、打老虎”,势在必行。

    《动物笑谈》作为一篇自读课文,身处于《猫》和《狼》之间。以我之见,它是这个单元的“左膀右臂”:一只手牵着《猫》,另一只手则挽着《狼》。可笑的往往不是动物,而是人类。文中的“不过逗笑的主角常常不是动物,而是观察者自己”“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都把我当疯子了”等句子,清晰可见。笑谈动物的时候,郑振铎哭了,蒲松龄却笑了!

    本单元的感情牌有两种,一种叫爱,另一种叫憎。爱憎分明的心曲,就是这样,在一篇又一篇的文章中谱写而成的。与其说大观念是文学,不如说大观念是人学。

    六、新知识和新能力

    新知识就是做事时获取的新的知识,比如在阅读课文时,你掌握的那些生字词就属于新知识的范畴。新能力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做事的能力,比如在写作文章时你把在课内学到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我的文字的“排兵布阵”的战斗之中。

    《猫》给我们带来的新知识,是全新的认识:动物是人类的“邻居”和“朋友”。保护是它们赋予我们的特权,伤害不是它们交给我们的义务。《猫》给我们带来的新的能力是:“曲径通幽处”,对比衬托高。

    单元目标是大单元整体备课的第一阶段,意在筹划学生将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结果。

    ……

    以上文字,就是我的一些片面的理解,甚至是误解。但我不怕误解!毕竟,“理解万岁”,误解千岁。一知半解,百岁。无动于衷,一岁不岁。这“岁”,不是生理的年轮,而是思想的里程,精神的历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单元整体备课中的单元目标(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ta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