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婉娜文殊 | 来源:发表于2020-11-16 14:46 被阅读0次

这几天非常容易愤怒,以前很多对老公及其家人还有工作中的诸多埋怨又升起来了,功课又再次来袭,我知道这次应该更深了。

不躲避面对功课下功夫,终于今天得到解惑。

午饭后回到卧室刷新闻看到一篇《梦参老和尚谈虚空老和尚问》的文章,看到开悟的问答,并且看到虚空老和尚的照片都是闭着眼睛,想到自己在闭眼睛时得到的信息是如此的准确,突然想到自己很久以前在西安大雁塔里请回来的《金刚经》,拿出来翻读,读了一会儿开始闭眼睛冥想,竟然联结到了释迦牟尼,他就在我的左上边对着我说些什么,只感觉到胸口像有一块很大的黑块堵在那里,我用双手托给他看,他送给我了两个字嗔die;他说这是我的我执;也是过去世的业;像一层屏障一样阻碍我看到真相;还未破实相。

赶快用手机百度了一下嗔die是什么得到以下解释,我很震惊,就是这个。整个人都松下来了。这是我第一次跟比高我更高的能量联结,也是第一次跟佛教结缘,当然真正的第一次应该是在我几年前梦到文殊菩萨,那也是一段神奇的经历,刚刚文殊菩萨也给了我启示。下面看百度文章的解释吧:

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扩展资料:

佛曰:“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 即是对治 ”贪、嗔(chen-)、痴“ 的方法。

戒,是指一种有道德的、有规范的、无害他人的生活行为标准,斩断因为沾染喜爱外物而生起的执着贪心;

定,是针对内心的修炼和自我耐性的培养;凡事先自省,向内求;避免外向的暴躁和苛求他人引发的嗔恨;

慧,是对于宇宙生命种种实相,有了透彻、圆融的了知,从而脱离愚痴;不再惘于事理,迷于因果;善解世间因缘的相续,明白生死流转的根本,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相关文章

  • 嗔,你嗔了吗?

    贪嗔痴是佛教中的三毒。所谓“贪”:是指渴取一切顺境。嗔:对所遇逆境引起忿怒。痴:心智懵懂,不明事理,颠倒妄取,起诸...

  • 有的终其一生,都活在情绪里 我有半生,被情绪奴役,过得无能为力 兜兜转转那些弯路,像是没有尽头 我不知道我愤怒的野...

  • 嗔,乃无名之火。 势不可挡犹如井喷,三毒之首最伤人心! 哎! 说不清的恼,道不明的闷! 真不知哪一年欠下的情,哪一...

  • 有时候,好想哭 有时候,好想笑 可长大了,想哭想笑时 就会哭笑不得,使自己变得可憎 这时,便...

  • 嗔怪,其实认为别人说自己了,就是不高兴,那怕自己真错了,其实说的那个人,方法肯定不对。因为让对方不高兴了,你说的太...

  • 山,沉默 哪儿来的盟可以托付 海,多变 何处听的誓可以相信 啮指为笔 满纸跃动的红 笑问朱颜今安在 指天为诺 惊天...

  • 这世间最狠的毒, 定是伤心人长夜里的哭诉, 它只杀一人,却诛天下未眠人的心。 也许吧, 不该怪无辜的夜让眼前人思念...

  •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经。 一悲一喜一枯荣, 哪个前生注定? 袈裟本无清净, 红尘不染性空。 幽幽古刹千年钟,...

  • 父亲平庸? 他曾是怀揣梦想的少年! 母亲唠叨? 她曾是对镜贴花的姑娘! 看儿女脸色, 不只是老了, 更是一种悲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tz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