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文,我们聊到了杨度助力袁世凯坐上龙椅的那段历史,杨度被誉为是近代史上的一位奇人,他也是最后一代帝王术的传人,正因为杨度的出谋划策,以“君主立宪制”作为复辟的理论基础,才促成了袁世凯复辟的短暂成功,让他在皇帝的龙椅上坐了八十三天。
历史很快就证明,杨度所推崇的君主立宪制根本行不通,随着袁世凯的垮台,杨度的帝王术也很快没有了用武之地,更惨的是,他也被世人怒骂是“帝制余孽”,甚至连好朋友梁启超都怒骂他是个无耻之徒。

那么,杨度,真的是一个祸国殃民的“帝制余孽”吗?这个问题,我们要从杨度支持袁世凯复辟的动机,或者说要从杨度个人的出发点来分析。
杨度的动机大致有两点:第一呢,当然是想要施展自己的毕生所学,也就是帝王之术,这一点,从他的老师王闿运开始,就是他们作为“帝王术”传人的最大理想抱负。
这个理想王闿运没有实现,那么杨度作为最后的帝王术传人,当然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代帝师,这是第一点,我们可以说是杨度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那么第二点,应该来说是要高于第一点的,因为杨度还有一个心怀天下的伟大愿景,就是主张宪政来救国。
当年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孙中山就找过他,两个人在讨论如何救国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辩论了三天三夜,孙中山主张革命,而杨度主张君主立宪,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是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杨度,他们辩论的根本,都是为了找到一条救国之路,只是大家的主张和立场不一样。

两个人辩论了三天之后,不能达成共识,最后杨度就说:你搞你的革命,我搞我的君主立宪,到时候如果我成功,孙先生你就过来帮我,如果孙先生成功,那我就放弃自己的主张,一定倾尽全力来帮你。
所以在推动袁世凯复辟之前,杨度写了一篇很有影响力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就叫《君宪救国论》。当然最后我们也都知道,杨度的君宪救国的主张彻底失败,差点身败名裂,只能黯然隐退遁入空门。
几年之后,孙中山突然找到了杨度,当时孙中山已经就任民国大总统,但是在北伐的时候遭遇陈炯明叛乱,孙中山希望杨度可以帮自己游说袁世凯的旧部,来缓解腹背受敌的处境。

那么这个时候,杨度也已经认清了历史的选择,加上他当年说过、如果孙中山成功就来辅佐他,所以杨度再次出山,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出山之后,杨度接触到了更多的先进思想,也认识了更多的有志之士,比如李大钊、潘汉年,最后又在上海与杜月笙成为莫逆之交,并且在那段特殊时期里,杨度利用自己的身份营救和保护了很多共产党员,在1929年,经由潘汉年介绍、周恩来批准,杨度秘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但是这件事情,一直到他去世,知道的人也不超过3个,所以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杨度仍然背负着“帝制余孽”的骂名。

最后在1975年的时候,周恩来亲自为他正名,说了这样一句话:他晚年参加了党,是我领导的,直到他死!至此,一代奇人杨度的名誉,才得以恢复,历史最终给了他一个公道的评价!
如果您想要全面了解一代奇人杨度的传奇人生,不妨读一读著名作家唐浩明先生的著作《杨度》,相信您会从末代帝王术传人杨度的人生当中,领悟到更多的收获,同时也会再次刷新您对这位奇人的认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