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国学与传统文化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作者: 恒木小苑苑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19:04 被阅读139次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风萧萧悲马鸣,落叶有意风无情。

李白为长安权贵排挤,弃官而去后,他又故地重游来到了宣城。

此时的他,迎着秋天晴朗的傍晚,一步步独自登上了谢公楼。万里沙沙红霞天,无尽哀愁涌上头;西边是如此的明丽迷人,天空是如此的纯净明亮,站在高处向下俯瞰而去,“江城”的晚景尽收眼底,暂且扫光了政治上失意的烦恼。

句溪和宛溪顽皮的围着宣城唱唱跳跳一圈之后又两两拉着手跳着、蹦着一起远去。此时正是秋天最美的时刻,溪水澄清如蛋清,就像那明亮的秋波无一丝杂质,微风将溪水带起一丝丝晶莹的涟漪,让人舍不得用哪怕一丝丝的肮脏的泥臭去染了她。

凤凰、川济两座桥就像天边雨后的彩虹,懒洋洋的耷拉在溪水的身上,倒映在水中,那璀灿的色彩,简直就只有天上有,人间那能几回见?然而她又入了秋波与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相得益彰了。

秋天的傍晚,原野上满是寂静,唯有那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不!寂静得农家的炊烟都是静止的!仿佛呼吸声大一些,都会打破了这宁静,惊扰了夜伴回家的鸟禽,惊扰了正在上妆的橘柚。

梧桐黄了,早已失去了象征生命力的翠绿,反而迎来了代表沧桑的枯黄,给人呈现出一片苍寒与枯寂你,让人看了都会勾起心中的泪点,也让诗人感到秋光渐去,人生不在的落寞。

诗人此时就站在楼上,谁也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所想、所念、所叹、所感……从长安出来后,一直都在四方飘荡,就像那无根的萍。

他本来不属于安定,他只属于放浪形骸的生活!

诗人来此怀念“谢公”,正因为“谢公”与他有相同的经历,他在借古怀人,派遣自己心中的苦闷。他要像“谢公”一样,把自己政治上的失意,用这吟赏山川来抚平、慰藉他政治上彷徨苦闷的孤寂感。

我们世人都说太白浪漫、旷达、疯狂、才气熏天、潇洒……却不知,他此时心中复杂的情怀和内心深处的孤寂,又有谁能理解?

相关文章

  •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秋风萧萧悲马鸣,落叶有意风无情。 李白为长安权贵排挤,弃官而去后,他又故地重游来到了宣城...

  • 原来李白的“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是说的谢眺,后人说李白“一生低首谢宣城”,谢宣城是谢眺别名,因为曾经做过宣城太...

  • 诗仙FGAⅡ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唐诗之《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唐代: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

  • 简约之美,意境诗词(244):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原诗: 江山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原...

  • “芳华”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李白高楼思...

  • 简书武侠江湖日报     20180110|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我是本期编辑: ...

  • 省吾墨迹(3)

    释文: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诗一首,...

  • 宣城:李白诗中的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twk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