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这么奇怪,对熟悉的人和事反而不在乎,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更好更精彩,对陌生人或一般朋友很友好,对亲人有时却会恶语相对,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吧。
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和旅游景点。来杭州读书前,觉得西湖很神秘,在电视上看见的画面那么美,像仙境一样。如今在杭州多年,早已对西湖没有什么感觉了,去了太多次。这些著名景点,无论何时都是人满为患,也就失去了玩的趣味。而身边的朋友也会向往桂林的山水,对少数民族很好奇,跟我打听桂林的吃喝玩乐。
可我从小就在这样的山水间长大,对漓江见惯不惯了,没觉得有什么好看的。在我离开家前,一直以为中国到处都有这样的山水,大家都吃米粉和油茶,过着相似的生活。出来后才发现,漓江真的是独一无二的,确实很美。还有象鼻山、芦笛岩、玻璃桥、两江四湖、日月双塔等等。
大桂林包括下面的十二个县,桂林多数精华部分是在十二县中,比如“山水甲桂林”的阳朔。每个县都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景点,住着多种少数民族。十二县的美食和景点共同构成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对了,桂林三宝是指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
桂林自从开通高铁后,去哪都方便多了,可以直达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比机票便宜很多,比普通列车节约一半时间。从桂林坐高铁到省内各地,就像城区之前这么近。周末早上可以坐高铁去广州喝个早茶,下午再坐高铁到北海看海吃海鲜,晚上再回到桂林看夜景吃夜宵,这才是享受生活啊。
桂林的农历三月三传统歌节是很重要的节日,现在也成了桂林的法定节假日,就是说每年4月份,桂林比其他地方多了个假期。桂林各地少数民族很多,我大部分同学都是少数民族的,所以我不觉得有什么奇怪。出来读书后才发现班上同学基本都是汉族,少数民族的只有几个。
我身份证上写的是回族,但实际上是瑶族。当年办户口的工作人员弄错了,但爸妈觉得反正都是少数民族,也不用改了。我们家那条街上有个“清真寺”, 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到了回族的重要节日,附近回民就会聚集到这个地方过节。
我还可以用回民身份去领牛肉、油香等,我超级喜欢吃牛肉的,油香饼也是很美味的呢。这种饼只能在回族重要节日才能吃得到,外面是没有卖的。我想如果这种饼可以拿到外面卖的话,肯定会大卖,味道真的棒棒哒。
由于身份证上写的是回族,所以别人问我时,我都回答是回族。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问我吃不吃猪肉,还问我桂林还有哪些少数民族,是不是服装很漂亮啊,这些人是不是很神秘的,一般人很难见到。天哪,少数民族的人也是人啊,又不是鬼神,哪有这么神秘。而且我不是真正的回族,所以我是吃猪肉的。
还有一点我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现在的少数民族并没有那么纯正了,允许跟其他族通婚的。我那些少数民族的同学,其实并不了解这个民族文化和风俗。就像我虽然是瑶族,可是我不会说瑶族语言,不懂瑶族文化,没见过真正的瑶族人,也从没穿过瑶族服装。
真正少数民族的人是生活在那种聚居地的,真正处于大自然当中,与外界联系不大,自给自足的。他们自己做民族服装,周围都是族内人,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文化。
所以我只是名义上的少数民族,我也很羡慕那种民族服装,很想拥有一套那样的衣服呢,可是太贵啦。我是很喜欢少数民族服饰的,太漂亮了。比如瑶族、壮族、苗族这些。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既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我觉得苗族女孩穿民族服饰太不容易了,头发那么长,光是盘头发就得花很长时间吧,而且头上和身上还得戴着各种银饰,太重啦。不过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服饰真的很好看,做工也很好。
高中的时候,我们家隔壁那位百岁回族老奶奶过世了,当时举行了很隆重的葬礼,那是我唯一一次参加回族丧事。附近的回族人都过来了,在清真寺念经。我听不懂他们说的是什么,也看不懂那些经文,都是阿拉伯语,只是跪在地上嘴里装模作样地跟着读。
由于是百岁老人,所以参加葬礼的人很多,整条街道的孩子都要参加,跟着队伍在路上走几圈。酒席也摆了好几天,全是牛肉做的菜,比如牛肉汤、牛肉丸子、牛肉干等等。不愧为回族酒席啊,到处都有牛肉的影子。虽然我很喜欢吃牛肉,可是吃了整整几天的各种牛肉菜,都有点腻了。
穆斯林反对给亡者和亡者的坟墓磕头,更不能在坟上摆供品、放鞭炮。这是安拉的教诲,因而穆斯林归去时决不厚葬,不带走在“现世”积攒下的任何财产,陪伴他们的只有在“现世”上所做的善行或恶行。所以,穆斯林的葬礼是最节约的,也体现了真主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和与自然相谐的生死观。
我不是回族人,也不信仰伊斯兰教。但是穆斯林的薄葬后养,节俭朴实和团结互助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人如果想活得更有质量,就应该思考一下死亡的问题。一个人无论你地位有多高,资格有多大都应该思考这个问题:死了要给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遗产。“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就是人生最好的精神遗产。
对了,推荐一本极其好看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小说描写的一个穆斯林家族,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开始,一直到改革开放的七十年代末大约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
“一道门,隔着两个世界。”——一个是玉的世界,一个是月的世界。霍达用穿插的笔法,写下了如此震撼人心的一部作品,为我们展示了穆斯林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人生历程,体现了回族人民生生不息的强大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对于桂林的美食,那就太多太多了,一时也说不完。我就说下经典的桂林米粉和油茶吧。很多朋友对这两样东西是很好奇的,米粉是听说过,可油茶就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了。
我出来读书后才知道,原来外面吃不到米粉和油茶的,我只能趁每次放假回家时才能吃到。米粉其实种类有多种的,杭州也有,但我觉得那不算是米粉,而是米线或面条,正宗的桂林米粉还真的只能在桂林地区吃到。
桂林米粉做工考究,先将上好大米磨成浆,装袋滤干,揣成粉团煮熟后压榨成圆根或片状即成。圆的称米粉,片状的称切粉,通称米粉。其特点是洁白、细嫩、软滑、爽口。吃法多样,最讲究卤水的制作,其工艺各家有异,大致以猪、牛骨、罗汉果和各式佐料熬煮而成,香味浓郁。
卤水的用料和做法不同,米粉的风味也不同。大致有生菜粉、牛腩粉、三鲜粉、原汤粉、卤菜粉、酸辣粉、马肉粉、螺狮粉等。桂林的街头巷尾都有米粉店,游人逛了秀丽山水,再吃一碗桂林米粉,饱享眼嘴之福,实在是一大乐事。
我不太喜欢吃面,觉得容易饿。但是吃米粉却不会觉得容易饿,米粉的味道实在是太好吃了,一天三餐吃着也不会腻。我特别喜欢吃螺狮粉,辣辣的,再放上笋和腐竹,特别爽,而且可以喝螺蛳汤哦,我超级喜欢喝螺蛳汤的,喝上几碗才过瘾。桂林的一天是从吃米粉开始的,早上去米粉店吃碗米粉,然后去上学去上班,中午可以吃饭也可以吃米粉。下午要是饿了,出门就来碗米粉,夜宵也是。
以前我家隔壁就是家米粉店,我记得那会二两是1.2元,我几乎每天都会去吃,现在的二两米粉大概要4元以上了吧。有人说这个不算贵,杭州的拉面都得10元一碗了,现在物价是涨得快,可是一碗米粉卖到四五元也算是小贵了。
我现在每年放假回家,下车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吃碗米粉,多放点辣椒,喝多点汤。我们那边算是重口味吧,每餐有辣椒才能吃得有味道。以前每年一到时候,妈妈和奶奶就买来大量辣椒,连续剁几天,然后做成辣椒酱,可以装很多瓶,足够吃一年了。那会每到这个时候,整个屋子都是辣椒的味道,妈妈的手都是辣椒味。到我们这代基本不会做辣椒酱了,都是出去买来吃的。
油茶这种东西,以前是山民们的传统食品,瑶族、侗族同胞传承了许多岁月。后来在桂林的大街小巷,一阵风吹起,油茶店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那油茶店的生意,差不多要赛过米粉店了。我在浙江的朋友都没听过“油茶”这个东西,以为就是那种茶叶泡出的茶。
油茶是一种民间传统美食,茶叶、生姜、大蒜、葱头,放在铁锅里一擂一煮,一锅黄爽爽的茶水,香喷喷令人垂诞欲滴。炒米花、排散、麻果、葱花往碗里一放,冲上茶水,便是色香味俱佳的油茶了。
食用时常以艾粑、煎糕、炒粉等佐餐,的确是难得的享受。据说油茶有祛寒祛湿,清肠理胃的功能。若是得点小感冒,打针吃药不如它。如是有人把油茶称为“爽神汤”。
桂林地方各县各区,几乎都有人喝油茶。当前的市面上,打“恭城油茶”牌子的居多,因为恭城是瑶族自治县,所以油茶最正宗。恭城油茶是很讲究制作的,特别的铸铁油茶锅,十分厚实,经煮耐敲,茶叶放入锅以后,是要用木槌来敲打的,要把那些茶叶、生姜、大蒜的味敲榨出来。有人还放入香菇、鳅鱼、花生米,这一敲一煮,更是美味无穷。
恭城油茶已经进入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名分当然归恭城了。不过,说实在的,平乐油茶也是蛮好吃的。还有全州油茶,灌阳油茶,龙胜油茶,资源油茶等。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做法。
妈妈是恭城人,每次寒暑假跟着妈妈去恭城玩就住在舅舅家,早上总看见舅妈在打油茶,我觉得打油茶也是力气活呢,不简单,反正我是打不了的,太费劲了。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离不开油茶。 油茶不说煮而称“打”,是各地的统一称法。
桂林地区喝“打油茶”有这样一句顺口溜:“一杯苦,二杯夹(方言,意为涩)三杯四杯好油茶”。这就是提醒你慢慢品尝,好好领略。
油茶真的很苦,比咖啡还苦,我刚开始喝时很不习惯,但我喜欢吃那些配套小吃。包括炒米花、炸油果、南瓜饼、艾叶粑、水滋粑、花生、船上糕、萝卜糕、芋头糕、甜年糕、马蹄糕、炒粉炒面等桂林当地的经典小吃,很丰盛呢。刚出锅的第一碗油茶我是不会喝的,这是最苦的,第三碗的时候我才能喝得下去。
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会在家打油茶了吧,光是那些材料我们都买不齐全,我们喜欢去外面的油茶店吃,方便也实惠,油茶店跟米粉店一样遍布桂林各个地方。油茶确实能提神和长寿,恭城人晚上打牌或打麻将到半夜,只睡几个小时,早上五六点就起来打油茶了,可是精神总是那么好不会犯困,这点我是很佩服的。
很多朋友想要我回桂林时把米粉和油茶带来,让他们尝下究竟是什么味道,可惜米粉和油茶不能像方便面那样包装,在全国各地都能买来吃,因为米粉和油茶必须得在桂林吃新鲜出锅的才有味道。至于桂林米粉和油茶究竟什么样的,各位还是去百度吧,我这里无法上图哦。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美食和好玩的地方,也只有真正去到这些地方才能吃到正宗的当地饮食和感受到当地的独特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