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是唐初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之所以说他是“小人物”,是因为这个人在史书上查不到太多的纪录。
第一,祖籍何处,不明确。关于孙过庭的祖籍目前有两种说法:富阳人或者陈留人。这两个地方可差的远了,一个在杭州,一个在开封。大多数人以他在《书谱》中自称“吴郡人”为他的祖籍,古代富阳属于吴郡,因此富阳说比较靠谱。
在古代,一个人最重要的标签就是他是哪里人,因为将来他去世的时候,会在他的墓志铭上刻上。以至于很多名人都被人直呼其祖籍。比如:韩愈河北昌黎,人称韩昌黎;孟浩然是襄阳人,人称孟襄阳;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人称王临川等等。在那个时代,如果一个人的祖籍都不为人所知,其人生算是失败的。
第二,官职卑微。孙过庭一直到四十岁才做了一个叫做“率府录事参军”的小官,这个参军是多大的官?在唐代,这个官一般是八品到九品,比人们常说的“七品芝麻官”还要小。即便是这么小的官,他也只干了很短时间便造人陷害,罢官回家。
再看几乎同时代的其他大书法家,欧阳询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虞世南更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褚遂良尚书右仆射、桂州都督、爱州刺史;薛稷官至太子少保、礼部尚书。跟这些人一比,孙过庭简直是太低微了。
第三,他的书法竟然是自学成才。唐代是我国书法发展的高峰期,其书法教育也是高度发达。唐代人学书法主要由家传式和官学式教育两大基本形式。不管是家传式亦或是师徒式,都是为了最大程度普及书法学习,“唐代无人不能书”,那个时代书法教育之成就。然而据史料记载,孙过庭的“笔法”不是传承自谱序上的,而且也没有高人传授过此类“笔法”。他的书法历经二十年,才自学成才的。
没人有师承,自学成才。可以理解成这个人比较聪明,比较努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其实也是身份地位比较低,融不进社会主流阶层。
这么一个小人物,我们看他在书法方面有多大成就。
已知的孙过庭作品有《书谱》、《草书千字文》、《景福殿赋》三篇草书墨迹。其中《书谱》存纸本墨迹上卷,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草书千字文》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藏;《景福殿赋》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这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要数《书谱》。
孙过庭的这些作品,计划都不同程度受到过质疑。这也正常,一个自学成才的书法家,一旦拿出高水平的作品,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但是也有人对他的作品是顶礼膜拜,米芾就是其中一位。米芾甚至将孙过庭的草书跟王羲之并肩,足可以看出他对孙过庭书法的心悦诚服。
凡是研究书法者,无不把《书谱》奉为圭臬。因为《书谱》不仅是一副幅草书精品,更是一篇书法理论精品。
《书谱》其实是孙过庭自学书法的总结和升华,里面每一段论点,都是他亲身体验过,深刻感受过的。或许也只有曾经在书法的汪洋大海中饱经风浪的人,才知道那里有暗流,哪里有暗礁。坐船的人,只会使用航海图。
可惜的是,书法奇才孙过庭英年早逝,仅仅活了四十六岁,这也是天妒英才吧!倘若老天再给他哪怕十年的时间,或许他的书法成就真的可以比肩“二王”了。
有人会反驳,王献之不也就仅仅活了43岁吗?不照样成为大书法家了吗?
别忘了,王献之是顶着巨大的光环出生、成长的。而孙过庭呢?我们以上也看到了,他仅仅是一个没人知道来自哪里的,做过几天比芝麻还小的官,连书法都靠自学的小人物。这样一对比,你还觉得学书法有那么高深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