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一些猎头的电话,都在给我推荐相关的工作机会。
说起来,我的工作其实就是帮那些有互联网属性的公司做整体业务的增长规划,类似于过去的市场营销,但是因为所涉及的工具,数据,思维方式的不同,我的这个工作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端,它的成长空间也是直接往未来所谓的数字化CEO发展,这导致了我成为这个时代的新物种。
大量的企业会需要我这样的人,想想看,这是我个人从15年开始布局所带来的良性结果。
我最早是做投资,做咨询的,但是我那个时候有很明显的感觉,在金融行业、咨询行业、所谓的精英光环只属于非常少部分人,而我没强大学历,没强大家庭背景,我看不到后面我自己的晋升道路。
我用了短短两次实习就发现,所谓的精英行业并不真的具有什么专业价值,因为和一些真正深耕某些产业的企业相比,金融行业只是扮演了信息中介的角色,且大量金融行业对最实时信息的更新不具备掌控力。
金融行业更多的价值还是在于高层的交易,掌握在1%的人手里,简单来说,就是有钱,有金主。
于是,我看不到上升空间,也不觉得学到东西,我那个时候就觉得我要离开这个行业。
另一方面,我观察到了互联网的崛起,我看了很多书籍,看了许多商业分析之后,我得出了我的判断:我认为互联网会改造一切,而且这里面有值得我学习的很多技术和工资方式。
作为90后,我是互联网影响下成长的人,因此我对此的判断要比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的人有更多的认知,我认为互联网具备一种非常“科学”的工作方式,比如数量化工作绩效,比如按流程分配岗位等等,这些是我从小打游戏就知道的。
所以我15年开始,就进入互联网,一开始我做的是电商外围,后面是新媒体,在后面是线上平台,现在是私域,是企业数字化...
随着行业发展,也随着我不断的接触,打磨,到现在我站在一个相对前沿的行业视角上,我能看到很多行业的变化,以及我自己所在行业的变化,我认为这是我过去几年打磨自己的最佳收益。
一个能够持续成长的工作机会,就是最佳收益。
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我自己对“互联网巨大改造能力”的判断,想想还是挺服我自己。
当然,自信可以,骄傲还早,目前整个国家都在数字化转型,而互联网本身的平台属性已经在慢慢下降,产业互联网在前几年开始就在不断进步,如今的时代,互联网是工具,更多是在各自的行业里不断进步,好消息是我用了更多时间熟悉这些工具,也比很多人更深入地理解过这些工具,哪怕是新时代里,我也会在前列。
而未来的问题,就不是互联网了,而是因为互联网改造后,什么行业会比较有发展前途了,而这也是我正在为未来3-5年探索的新方向。
甚至跟互联网都没有直接关系的也可以,总之社会在进步,每一轮技术迭代,都会带来新的洗牌,又是一次财富大迁移,而也是我的机会。
所以回到个人的思考上来,我一直觉得,也是我通过7年打拼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体验,那就是,追逐成长,不要追逐收益。
我的第一份金融、咨询行业,我是为了成长,因为我觉得跟牛人一起工作,我能学到很多软硬技能,打好基础。
我的第二份,进入电商领域,我是为了接触各种互联网工具,为了我更好理解这个行业的运作打基础,而且他的发展前景很大。
而我的第三份,则是进入更大范围的互联网运营领域,我接触了几乎所有的工具,我接触了很多不同的行业转型互联网的项目,我的职责也从执行变成了管理,甚至我还会直接接触对方高层。
而我的第四份,我想应该是一个周期更长,收益更大的工作,而且这里面我有一个私心,就是更偏未来的。
我自己比较关注的是新能源车,新消费,数字娱乐,医疗健康。
当然,这些都是对未来的展望和判断,这只占你成功与否的不到3%。虽然看清大势很重要,但别以为看清了就结束了。
因为未来的变量不止看清大势这么简单,你在大势里的位置,你在大势里的竞争,你自己的状态,你的条件,大势的变化,其他的大势,突然而来的意外事件等等,都可能影响你的发展。
关注成长多过关注收益,是我个人觉得一直以来受益匪浅的核心思路,只是你可能要根据实际情况衡量,你在一段时间内是衡量成长,还是衡量收益,如果成长空间大,但是没啥收益,甚至低于预期,可能这种成长也不足以吸引力,或者说这种成长是个伪命题。
决定人命运的东西太多太多,但是细细思考的话,还是有一些规律,关注成长背后,其实是让人的思维更加长远,而非关注短期。
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看见所以相信,而真正成功的人,都是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成功者关注成长,关注长期价值,而这往往是通过阅读,经历,以及自我价值观,理想主义来决定的。
没有理想主义的人,很难在一条道路上走的很远,因为他们只具备理解利益的思维,而不具备理解创造价值的思维。
理想化的人要学会利益思维,这样能让他们保护自己,顺利地抵达理想的道路,因为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小未来,都是靠纯粹的理想主义而推动的。
关注成长>关注收益的本质,就是关注真正未来世界的价值,而不要一昧地关注哪里的收益大,因为这是维度较低的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