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路也许很远,也许很近。有些事近在眼前,却总想着未来可期,直到错过之后才后悔不迭。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去,赵芸此时正在家里与父亲天南地北地聊天。赵芸之前一直在外求学近日刚刚返回家中,因此二人有许多话要说。然而,就在两人聊得正开心的时候父亲突然说:“你外公不在了。”虽说自己早知外公疾病产缠身,但是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赵芸一时仍然没有反应过来。怀着疑问赵芸轻声地问:“什么时候的事?”父亲说:“就是收麦子之前的事。”这样的消息让赵芸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此时赵芸的内心可谓五味杂陈。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消息太过突然,另一反面是因为赵芸想到当年奶奶离开时也是这样——没有人告诉她,直到一切尘埃落定父亲才会就像此时一样突然“曝”出这一消息,这不禁使赵芸的心里又增添了一份遗憾。除了遗憾之外,在赵芸的心里还有悔恨。回想起那一日——
父亲对赵芸说:“你外公生病了,你去看看吧。”想到自从奶奶离开后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去看过老人了赵芸就答应了。赵芸是和弟弟一起去的。两人在超市里买了不少的东西,但回来之后赵芸就有些后悔自己的粗心大意,暗暗埋怨自己:“怎样这样粗心,外公的病是不能吃太过油腻的东西的。”但当时赵芸并没有太过担心,心想“没有关系的,以后有机会再去看外公就好了。”谁却也没想到那一面竟是永远。
等的太多,等得太久,等待的最后或许只剩下了遗憾。
事实上赵芸与外公的关系不是很好,因为每次赵芸与母亲发生口角时外公总是维护母亲,所谓的“隔代亲”在赵芸和外公之间是不存在的,外公总是维护着自己的“小棉袄”。有时赵芸会想:“或许正是因为如此自己与外公之间才会有着越来越大的嫌隙,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才会在从外婆去世后才会极少去看望外公。”然而祖孙二人之间的不愉快可以说是赵芸的一厢情愿,也可以说是任性与明达之间碰撞的产物。实际上外公对于赵芸还是很亲切的,他只是不会表达。
外公的宽厚热心在他那一片儿可以说是远近闻名。外公当过兵,上过高中,在他的那个年代可以说是真正的文化人,他还会嫁接果树,仍记得自己院子里那颗杏树就是外公在自己出生之日种下的。退休之后的外公还要为了自己那不成器的舅舅而奔波劳碌,从没有过过一天安闲的日子。也许在外公离开的时候还是怀着满心的担忧的吧?虽然说外公的晚年生活过得并不如意但是这丝毫不影响他的处世原则——宽厚待人。外公总是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就一定会尽可能地做到最好。而且外公对于他人总是给予最大的理解。晚年外公在外打工时,多会遇到拖欠工资的现象,他从不催促他们,一直到最后还有三万元的工资没有拿到。
当赵芸与父亲谈到这件事的时候,父亲说外公是傻,而赵芸却觉得这是外公内心的美好,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到当日自己去看外公时,外公一直在询问自己的学业,最后还悄悄给了自己一笔钱,说:“这点钱不多你拿着,上学对自己好点儿,买点儿东西吃。”当时赵芸想到外公已经重病缠身怎可再收他的钱,因此明面上收下了,之后却将钱压在了外公的床铺下,心想“外公收拾床铺的时候总会发现的”。外公有没有发现赵芸并不知道,也许发现了吧,也许没有发现,这都不重要。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赵芸总想着一会还有机会和外公修复两人之间的关系,如今回想着自己与外公之间的一切,赵芸的心里只剩下了说不尽的悔恨。
那一条路很远,远得中间差了十三年;那一条路很近,只不过步行两个小时。然而为什么赵芸却从来没有走完,如今似乎也没有了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