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今天邻居茹问我下午是否有空带孩子一起去登山。我一口答应了,正好让孩子们一起玩玩。下午两点半,我们一行七人,跃跃妈妈丽开着车,我们来到了红旗渠岸边,决定登鲁班豁。
鲁班豁,位于石板岩镇,海拔1172米,登山小路成“S”形盘在山上,常常有登山爱好者的光顾。
深秋时节,虽是黄叶落地,但满山望去,依然是郁郁葱葱,有绿有黄还有红。今天阳光正好,风景宜人,心情也变得轻快了。一路上孩子们在前头跑,我们大人在后面悠悠闲闲地追,时不时得提醒他们要注意安全。路上碰到不少登山的人,大都是带孩子一家子的,也有小年轻看起来像恋人的。也许都是想趁着阳光正好,风景正美,给心灵放个假吧。
不觉想起了六七年前我登山曾有过的辉煌。那时学校每年都组织全校老师登鲁班豁比赛,前五名都有奖品。我可是年年获奖的,最好的成绩是第二名呢。我对这次登山还是很有信心的。
没想到登了没多久我就开始大口大口喘气了,脚步也放慢了,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步履蹒跚了。这几年,体重增加了,平时锻炼也少了,真不敢保证能登上山顶。
大约有半个小时,女儿突然说不想继续登山了,还哭了起来,说被跃跃他们嘲笑了,走的太慢了。我本来就累,也不想惹孩子生气,就赶紧顺着孩子说,“不想登了咱就不登了呗,妈妈陪你一会儿就下山,咱先歇一歇,喝点水,吃点东西,补充补充能量。”他们继续向上,我们俩坐下来休息。
过了一会儿,跃跃妈妈打电话说,上面不远有个小卖部,坚持一会儿就到了,他们在那里等我们。我就询问女儿要不要继续,女儿一听有卖吃的地方,好像充满了电似的,浑身有了力量,我们继续前进。
到了小卖部,买了瓶饮料和零食,孩子们分享着,开心极了,竟然不约而同地决定继续向山顶进军。后来,女儿一直坚持着,甚至在跃跃的同学放弃了时,她也没有再动摇,没有再说一句累,我真为孩子感到骄傲。
我们一路走,一路相互鼓励着,终于登上了鲁班豁,自己都佩服自己了。回头看看来时路,克服了路远山难走,又热又累又渴的困难,终于挑战成功了。向山下望去,山下风景尽收眼底,有种“一览众山小”的感慨,远处市区里的房子就像豆腐块似的排列有序。向山后望去,又是一座山,山上一排黄叶子树木格外显眼,像是大山的一根腰带。山后还有一抹夕阳的余晖,我们赶紧趁着这美景,摆好姿势、拍照留念。
天色已晚,我们催促 孩子们赶紧下山。等到半山腰时,已看不清路,我们只好打开手机上的手电筒照明。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时只觉得累,可下山时两腿只发抖,有的大青石光滑,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摔个屁股蹲。我和女儿相互搀扶着,做彼此的拐棍。有台阶的地方,倒是不滑了,震的膝盖有点儿疼。以前爬山可从没有过这种的感觉的,现在突然感觉自己“真老了”。
到山下时,已六点五十。我们大伙儿都累的不行了,谁也不想回去再做饭了,最后决定在农家喝粥,可把孩子们高兴坏了,一个个地欢呼雀跃。
玉米粥,红薯干,南瓜块,葱花饼,家常小菜,吃的可真是满足。
这次登山,虽然特别累,但也特别开心,大人孩子在亲近大自然中身心得到了充分地放松。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34564/db9312cdf1f25bf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