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心阅读丨《无所事事的美丽》何处得清凉平复?

随心阅读丨《无所事事的美丽》何处得清凉平复?

作者: 芋圆要努力 | 来源:发表于2022-10-11 18:32 被阅读0次

阅读时间:10/01 ~ 10/08

随心阅读,随心记录。

与这本书的相遇,是一种缘分。国庆那天,在图书馆五楼随机挑选了一个书架,寻得这本书。试想,如果从大一开始就每周挑一本书看,是不是四年的学费就赚回来了?

书,对大脑的滋养,远不是钱所能衡量的。

起初,以为作者是女的,不知何时何处忽然发现作者好像是男的?读完全书,依然觉得文笔与心思细腻之深,善意之至,更像女性。

书中是一篇一篇的短文,从第二篇起,我就开始对作者心生喜欢、敬佩。第二篇中作者写下,作为一个过来人,提笔定格下两个他眼中的少年美好的情景,恰同学少年。

书中既有对古人的欣赏与思念,又有对生活中微小事物的感悟,既有对红楼梦的体会,又有对花花草草猫猫狗狗的喜爱。

突发奇想要读纸质书的我,是为了让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我的心确是平静了下来。

以下是一些笔记。

1

人生有时候如此繁复艰难,如同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然而,一念之间,又轻轻地放下了。

谁无烦恼?人皆烦恼。何处得清凉平复? 启悟无处不在,一枝花,一首歌,一幅画,一段钟晨暮鼓,都能令灵魂宽慰,这是一种巧遇,也是一种必然。

2

就说赏月吧。少年时躺着看月亮,月光如海,全身浸泡其中,清醒凛冽。中年庭中望月,恍恍惚惚,总在似睡非睡之间。

北京大学李铎教授跟我开玩笑说:“老年人低着头看水中的月亮,小心翼翼,怕摔到池子里。”

老教授太好玩了,他这是三分自嘲,三分调侃,还有三分诙谐趣味。人生的况味,随年纪慢慢品出来。

3

写作年头久了,总有读者粉丝问我,为什么选择写作?

我是为了崇高大词才写作的吗?才不是。

我是为了我的猫,我爱的花花草草和食物,觉得美好有趣的微小事物,我喜欢的人,以及参差多姿的生活,哭哭闹闹但又破涕为笑的人生。

我很喜欢作者对写作的诠释。

4

《车遥遥篇》里写着:“车遥遥,马憧憧。君游东山东复东,安得奋飞逐西风。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月暂晦,星常明。留明待月复,三五共盈盈。”

我如星星,你像月亮,长相辉映,哪怕月亮暂时晦暗,但是那明亮的星,会一直等到月亮复原,每个月的十五日,一起盈盈如秋水。这星星,也是痴情人。

第二段书中的原句是“你如星星,我如月亮”。

5

因为明日可能就要告别,所以今日我反而加倍温存。

因为知道所有的事物都会离开,所以更加珍惜,这与我摆烂的心态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我好像一直是:因为知道终有一天会告别,所以就不要等到离开的那一天了,现在就告别。

6

很多年前,达尔文和他的表姐爱玛·韦奇伍德结婚了。奇妙的是,一个信上帝,是非常传统的旧时代女性;另外一个,是写出《物种起源》这样一部巨著的科学先驱。他们居然走到一起了。

爱玛总在担心,死后会和心爱的丈夫分开。因为按照教义,信仰上帝的她,将上天堂。而达尔文,这位后世眼中划时代的科学家,却人为人类是猿猴演变的。爱玛不得不忧心丈夫最后要去往痛苦的炼狱。但她也只是要求达尔文对信仰保持开放的心态。

爱玛会帮达尔文校对文稿,还建议达尔文把一些容易刺激信徒和教会的段落,改成语气温和的句子,把论据和逻辑处理得更加清晰明白。

尽管,那文稿里都是与爱玛所笃信的上帝,截然相反的东西。

他们的女儿安妮病逝后,达尔文深受打击,更加不会信仰上帝。每到星期天,达尔文会陪妻子孩子去教堂。当妻子在教堂虔诚地向上帝祈祷时,他自己就在教堂外独自散步。

在他们那个时代,女儿的早逝很容易让大家把原因都归到她嫁给了一个不信上帝的男人。但爱玛没有这样去想。在女儿病逝之后,达尔文也患病,这个时候达尔文对爱玛说的话是:“我们更要互相珍重。”爱玛的回答是:“你要记住,你永远是我最珍贵的宝藏。”

达尔文在另外一个女儿出嫁的时候,说过这样几句话:“我有一个幸福的人生,这要完全归功于你的母亲——你应该以母亲为榜样,你的丈夫将会爱你犹如我爱你的母亲一般。”

直到各自生命的最后一刻,达尔文和爱玛都没有改变自己的信仰或科学态度。他们相爱,而不去改变对方,不去强迫对方与自己一致,这实在接近伟大。

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这实在实在很伟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心阅读丨《无所事事的美丽》何处得清凉平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dw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