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学科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
还记得小时候学“数理化”是最令人头痛的事情,总也搞不明白其中的关系。现在大宝上初中也开始学物理和化学了,有时候他问我一些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时,我只能目瞪口呆,让他直接去问老师。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到二宝同学的妈妈说:她家孩子一年级就开始学物理、化学了。有时玩着玩着还能讲一些有关物理、化学方面的知识呢!
后面了解到,原来她家孩子学的是这套漫画版《数理化狂想曲》。二宝最喜欢的就是漫画,如果可以边看漫画边学习数理化,是不是以后上初中就更容易入门了呢!
对于给孩子选书这个问题上,家长还是要谨慎些的。买回来的时候最好自己能大概了解,是否适合孩子阅读。
《数理化狂想曲》一到后,我就先大致了解了一下。作者是一位拥有20年编辑的张雯,漫画是由杨席永、赵子豪绘制。本书是她们结合了自己陪伴孩子学习数理化的经历创作而成。还获得中国国际动漫节漫画组“最具创意奖”。
书中包含近100个趣味漫画故事,近100个学习专栏,覆盖300多条中小学重点知识,最重要的是还有孩子感兴趣的学科背后的人文故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25585573/412b3a7f6f0319fd.jpg)
《数理化狂想曲》——数学
在第一章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前古时候的人类一开始是不懂得计数的,酋长们只能选择用石头交换的方法解决计数的难题,但是却是极其不方便的。
就好像现在,如果我们不懂计数,你会发现你根本无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因为随处都需要用到数字。
还有我们现在用的”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印度人发明的。只不过是印度数字经阿拉伯人传至欧洲,欧洲再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这一数字体系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所以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从漫画中,孩子不光可以从中学习到知识,还能学习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的不如意。比如经历同一件事情时,小蓝是个悲观者态度,而小黄却是个乐观者态度。
《数理化狂想曲》——物理
运动会是每个孩子的狂欢节,书中用”分子运动会“,让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质的属性,质量、体积和密度都是物质的属性。比如说,地球上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就越大;体积是指物质所占三维空间的大小;而同样体积的物体,如果密度不同,质量就不同。颜色、形状、大小都可以用来描述物质的属性。
讲到物质有哪几种状态时,它“豚鼠事件”,描述了豚鼠爸爸被刺,让大家在寻找凶器的过程中,了解到水烧开后,如果一直不关火,水就会变成气态。后来查到了——原来凶器就是水冻成了匕首形状的冰,温度上升后再逐渐化成了水。怪不得大家一直都找不到凶器。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质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数理化狂想曲》——化学
化学的每一个元素都化身成元素精灵,他们都辛勤地忙碌着。他们的工作就是为自然和地球上的生命制造各种东西,服务于大家。
比如:氧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也是最熟悉的元素。光让文字讲述,是很明白的。但如果让氧姐姐带大家来到森林里,用漫画的形式直观地让我们了解到氧是如何形成的,是不是就很容易明白了。
生活中,你可以发现处处都离不开数理化,学好数理化也不容易。如果我们可以用这种以漫画的形式让孩子轻松入门,是不是就更容易学好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