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闹铃声中惊醒,毅然挥去困顿起床。坐在书房里,窗外没有一丝阳光,只因今日清明。
过去多久了?我又扳着手指细数,一九九八年八月初二日,父亲挥手已然二十五载。懵懂无知到不惑之年,让思念伴着丝丝缕缕的痛和酸涩的泪水,熬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父亲的清明节。
此刻,心依旧是孤寂的。那份绵长的思念拉扯着我一路向东而去,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屈指可数的二十一年浸润父爱的日子。
他把古诗抄录在笔记本上,让我再抄一遍,背给他听。因此我爱上了唐诗宋词。
余暇他总是讲故事给我们听,于是,我也成了会讲故事的妈妈。
他的软笔隶书刚劲有力,硬笔书法圆润自然。我虽不曾超越,却也培养了写字的兴趣,对书法喜爱有加。
他擅长写作。于是,写作也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生命自然发生的一部分。
他睿智、勤劳、谦和、仁义,他上厅堂,下厨房。他手可握笔,亦可烹制美食,在我心里,父亲总是无所不能,我不及也。
可他因为一场无可改变的疾病,在万般不忍中离开,从此只能相见于梦中。虽不甘,却无从改变这不争的事实。
我用数十年去接纳没有父亲的生活,其中的不易,语言表述不清,体悟也不深刻,唯我自知。
于是在那些个清明里我曾像这样,尝试用语言去表达我深深的思念:
18年:一弯月牙持在东方太阳升起前的夜幕上,明朗的黄色在灰色的夜幕下显得格外耀眼。鸡鸣犬吠,是这个黎明最动人的歌声。转眼又是一年清明,扳着手机数了18年,18个寒暑易节,满满的都是回忆。回忆里有小楼、葡萄架、八里山路,还有那朵粉红色的头花和温暖的臂弯。在思念里,我静静地披染岁月的风霜。很相呼唤,呼唤一声”我亲爱的爸爸,你一切安好?”我知道不会有回应,可我仿佛见到了您满面笑容,依如昨天。依如我可以呼唤并能得到回应的日子一样。往昔如同电影,一幕幕在我眼前回放,许多的情绪集结,最为浓重的还是思念。若是天国有车来车往就好了,我可以去,也可以写信。但是,那扇门没有开,我什么都不能做。于是,我呼唤,千百遍地呼唤,直到天明!
19年:又是清明,您好吗?总是天涯两隔,我也要把这份思念寄托,祝您安好。
20年:每个即将清明的日子都特别清醒地迎接着时钟的时针从11变成为,我送岁月一点一点的远去,岁月也在我的额头留下了深深浅浅的痕迹。我也终于明白,人生千滋百味,不曾一成不变,也不曾充满梦幻。不必满是期待,还要勇敢地面对和执著地向前。
21年:今又清明!那年,还没有来得及说声再见,您就从我的世界里离开了,于是,我再也看不到您的文雅风度,再也没有机会聆听您的教诲,再也不能把手深藏在您的臂弯里一起漫步,再也不能……生活中总有很多别伤悲,而这无异于釜底抽薪。二十年来,就这样,在无尽的思念里成长、成熟,心里却依旧住着那个小女孩,梳着羊角辫,一蹦一跳地向着您回来的方向跑去。而我尽管无数次梦回,无数次等待,终究再不能拥有那温暖的怀抱了。思念疯长,枝丫藤蔓里都饱含着思念,千纸鹤的翅膀上写满了祝福,在火光中一闪而逝,想是一定带去了!又是清明,思念依旧浓烈!
24年:到底还是因为不惑的年纪,所以清明又至,心境虽同,可越发能坦然面对思念了。这并非是思念淡了,而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份思念已浓到去回忆中寻找与父亲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的幸福。这终究是长大了吧?或是成熟了。且送清明去,惟只愿余生的日子在怀念中越来越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那些曲折,面对艰难困惑,也面对鸟语花香。曲径通幽处,随心过人生。
25年:25年了,太久了,久到刻在心里,清晰到耀眼。任何时候,在心里,我都相信自己是有父亲的孩子,哪怕只是曾经是。
轻抚着过往的思念,我依旧愿意由着自己,因为这一日里,我可以是父亲的女儿,哪怕是调皮、任性,他都会随我去。原来,清明真正表达的不是去逝去的思念,还是告诉我们:其实从未离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12709/f934e891b797859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