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8)

作者: 快乐人生老陈 | 来源:发表于2023-10-24 09:08 被阅读0次

    上章节说到李白在南京虽交了些朋友,诗名日盛,但引荐的人却始终没出现。

    那就去广陵(扬州)吧。临行前,他即兴写下了首《金陵酒肆留别》,算是回馈那些为他饯行的友人。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李白就是李白,他与一般人不同,不会叹息相见时难别亦难,离别的一点点感伤,几杯酒就消释了。“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离情别绪算啥,与滔滔不绝的东流之水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他认为分手之际,即是重逢之始,轻轻挥手,说声保重,然后从容转身,各自天涯。

    扬州虽不及南京厚重,但风流不减分毫。不过,李白没有去徜徉春风十里的“扬州路”,没有细看豆蔻年华的袅娉女子,甚至都没有去二十四桥听他人吹箫。除了设法干谒名人、苦寻仕进,更多的时候,他以侠义心肠接济、资助那些落魄的书生。

    好在他家境殷实,父亲李客为他准备了巨额的盘缠。他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写道:“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馀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

    这就是视金钱如粪土的李白,旷达潇洒又宅心仁厚,在扬州的灯火里,散尽千金,独饮风月。

    期间,他又去了次天台山,可惜没有登临奇绝之地-天姥山,之后,由越返吴,去了苏州。为此,多年后他还借助梦境,写了首《梦游天姥吟留别》。

    苏州,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都城,两千多年的历史让这座城市古韵浓郁,里巷老街都深藏着故事。

    李白在干将路走走停停,眼前似乎还燃烧着干将莫邪夫妻俩铸造雌雄宝剑的熊熊烈火。他在木渎徘徊,脑海里回忆着夫差为美人西施做的一切:在灵岩山顶建造馆娃宫,在紫石山增筑姑苏台,从越国源源不断运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渎。

    “木塞于渎”,何其壮观,又何其劳民伤财?结果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终于击败了强大的吴国。

    遥望千余年前那段风起云涌的岁月,那时有烽火硝烟有碧血倾城,有权谋诡计有儿女情长。而今美人早已不在,仇恨与战乱,霸业和皇图,都已归了尘土,只剩那轮亘古不变的清月,空照着破败的宫苑和荒凉的高台。感慨之余,李白写了首《苏台览古》: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离开苏州后,他又回到了扬州。大概因为舟车劳顿,期间他大病一场。人在异乡,身体抱恙,感情就会脆弱,极易滋生思乡之情。一天晚上,他在客栈,望着房间里一地的清辉,不由望月兴叹,将两年来瓢泊异乡的孤寂落寞,寄寓到了那首我们耳熟能详的《静夜思》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最美的艺术,一定是最本真的;最深的感情,一定是最质朴的。一旦过度雕琢,就有了斧痕,如果刻意声张,就会变成哄闹。文学作品如是,感情如是,人亦如是。最美丽的,永远是洗尽铅华后的从容自然,清白坦荡。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唐诗名篇根本无需解析,很多名联名句看似家常白话,却总能表达出人类共通的情感。

    李白吴越之行,干谒求仕没有出现一点机会,功业仍是遥遥无期。好在烟雨江南的风情和底蕴,陶冶了他的情操,丰富扩展了他的思维和想象,促使了他清新自然文风的形成,譬如下面这首《长干行·其一》: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剧:即游戏。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抱柱信:典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早晚:无论何时。三巴:即巴郡、巴东、巴西,这里泛指蜀地。滟滪堆:三峡之一的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

    先是情窦未开、两小无猜的一对小儿女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天真无邪、青梅竹马的少儿时光,接着两人幸运地结为连理,初婚女子的羞涩、单纯和透明一览无遗,再后来从脉脉含情到炽烈爱恋,由含而不露到信誓旦旦,小两口儿如胶似漆,过着和美的夫妻生活。

    他们海誓山盟,忠贞不二,永不分离。她相信自己不会像那些不幸的女子,因为丈夫的远行而独守空房。

    故事的开头愉悦祥和,一片和风细雨。过程则是一波三折。为了生计,丈夫远行,结果造成天涯两端、黯然萧瑟的伤别局面。此时,感伤和别苦折磨煎熬着这位女子,思念和等待成为生活中的主旋律。但故事的结尾,却塑造了一个坚贞、持久、专一而勇敢的女子形象,甚至还夹带了一丝脱离封建礼教的解放色彩。

    无论何时你从巴蜀回还,一定事先捎封家书告知,不管多远,哪怕要到七百里之外的“长风沙”,为妾也会亲自前往迎接郎君归来。

    这首《长干行》,语言清新,是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代表作之一,但风格上却缠绵婉转,具有柔和深沉的美。

    或许正因为出身商贾之家,李白比一般的书香之家更能捕捉和感受那个时代商人的艰辛和不易,所以才能写出如此萦纡回折、一往情深的佳作。

    李白在以扬州为中心的江南待了两三年,蓦然觉得大唐的盛世清明和繁华似乎与他无关,仕途太远,庙堂太高,惟有月光很近,空照游子些许无奈而落寞的身影。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白(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fs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