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笔(三O三)

随笔(三O三)

作者: 牧童梦RGQ | 来源:发表于2022-09-20 20:10 被阅读0次

    学习《伤寒论》第304条

    (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译文)少阴病患上时间不长,也就是一两日内,病人口中没有咽干口燥的感觉,只觉得背部怕冷,治疗宜外用艾灸的方法,内服汤剂附子汤。

    试分析如下:

    我们知道少阴病有寒化、热化两种证型,仲师在这里告诉我们“口中和”,说明患者没有“热化”的表现,也即无有口干舌燥的症状。

    “其背恶寒者”,背为阳,背部为督脉所过之处,督脉总督全身之阳气,而肾为阳气之根,今肾阳亏虚,督脉所供背部之阳岂能不亏损乎。

    本证之背恶寒,当于太阳表证和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之背微恶寒相区别,因为三者在病机上有本质的不同。

    太阳表证之恶寒,是由于邪袭肌表,卫阳被郁所致,临床当伴见发热头痛、脉浮等。而阳明病白虎加人参汤证之背微恶寒,是由于阳明热盛,邪热内炽,热迫津液外泄,为汗出过多肌表疏松所致。本证之背恶寒则为阳虚寒盛,阳不胜阴所致,除了口中和外,当伴见脉沉而无发热等证,经曰,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对于本证的治疗,仲景提出“当灸之,附子汤主之”。灸可助阳消阴,使阴气流行而为阳。郝万山教授谓,“可灸关元、气海、丹田、大椎、膈俞等穴”。内服附子汤温经散寒,以壮元阳。

    附子汤原方如下: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现代常用参考剂量,制附子9一12克,人参6克,茯苓9克,白朮12克,芍药9克。

    方解:本方重用附子壮元阳而散寒止痛,人参大补元气,参附相伍,可回生气之源;茯苓,白术健脾除湿,可宣通阳气之道路,芍药和营血而通痹止痛,兼可制术附之温燥以护真阴,共奏温阳散寒,温经除湿之效,所以本方为助阳祛湿之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三O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ugm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