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是技术问题,但是不解决情感问题,问题还是问题。为什么你看待方式不同,那是因为你经历了一些根本性的迭代,内部摧毁,你明白适应性,适者生存。就像我多喜欢伊能静,也不想成为她,喋喋不休的表达会觉得很辛苦。一切都是人设,虽然每次会带来感动,但是短暂就忘却。不同的是她对媒体的合作方式,公关畅通非常好。以至于之前的拉手没有影响,人到了这个时候,从心所欲,另外一个层面的演员。也会有辛苦不快,所以知道干啥都有,就不会有抱怨。
什么是抱怨,是不接纳情绪的表达就直接定性对方有怨气,我因此和这样的人彻底断交。不是需要同情,是根本性的误解。
当我直接以自己的形式出现,呈现,迎刃而解。刻意地去诋毁对方最在乎的事,把对方最柔软的肚皮当成恶心的事物。人不是动物,不是每时每刻都需要走在丛林。
真的很多人都如此。没有必要。
还是会对死亡恐怖存在,目前少了许多,当我确定选择一种,另外我就不要,因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我写什么,对话也不会发生。当我和最近的编辑沟通,人家也是工作性质,人家还为自己生活呢。总之,不是耍个性,而是真心真意,不是虚情假意的温暖和在乎。在沉默中不曾询问,是真的有人看得上,正是那最好的时期没有强悍选择。并非对方压力,而是我自己不想。主要是,体验本身需要流动,当时我不够流动。我有情绪的不解,因为情绪距离远来了才会更汹涌,你可以不懂,但是不可以评价,观察也不可以。
然后我就突然发现我就可以观察到他人宏观情绪的层面了,每个人都有,我只是希望能够快乐一点。开始硬撑看不出来,后来表达也是毫无作用。上层的就是,那些东西彻底的磨灭,所以过程还是要靠自己。
降维打击本身,就是说,本来你试图表达,一锤子压下去,变成平面体了。平面国是吧。
很多人事物我不是不解只是不喜欢。喜怒哀乐必须流动才能增进新知识,否则就算是对的我也拿不到做不到吃不到。
如果弱者必须忍耐,你我不过是狐假虎威的猴子。你是弱者才会带给他人似乎看不出的情绪控制,你稍微一动,为什么,你的无情,你的给予。实际上就是给的越多越看透,根本不会在意别人的心。
手握一堆王牌是吗,那我也不选择这里作为开局。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的人,以另外一种人格呈现,达到自我进程的过程足矣。可以说我写文不给人看的,只是以这种形式的整齐排列,也会被是否被看见疑惑。
我写这些呼吸都是彻底清澈的舒怀。
其余的时候,也相信每个人相对的真。可是不好意思,我要的是绝对,否则就变成,不是非此即彼,久而久之,没有「自我」你看看你怎么个感觉。
熟练的沟通算什么东西。
我只喜欢心灵的陌生探险。
随时随地,随心所欲。
你们愿意玩那些,也可以说是理性维度,实际对于压迫本身,离开就是最佳办法。否则就是隐藏情绪。于是我用文本表达,其余的部分彻底脱离,剥落,革除,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