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唯物辩证法简释:
1.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仁”,甲骨文=人+二(从阴,从坤,从女性,为彼此,为偏爱,为不平等,为失衡。),造字本义:视人若己、同情宽容、偏爱。篆文继承甲骨文字形。作动词,引申为君民同视。作名词,引申指恩惠、细腻的内核、引起敏感的内心。作形容词,后引申指博爱的、慈善的、包容的。《说文》:仁,亲也。从人,从二。仁,象形字体现出“二人”即“彼此二人”,引申为相异、不同、不一致、不平衡、双方有区别,在人类本身的社会关系而言,“仁”指的是对存在血缘关系(家族和亲属)以外的人予以母亲般的友好状态。
“刍”,甲骨文=艸(柔软的嫩草)+又(抓),造字本义:采集柔软的嫩草,作动词。金文形同甲骨文,变化不大。作名词,引指喂牲口的嫩草。作形容词,引申为稚嫩的、幼稚的、幼小的、尚未长大的、不成熟的。《说文》:刍,刈草也,象包束草之形。刍,幼嫩的、幼稚的、幼小的。刍狗,即幼小的狗,又叫草狗,在湘南九嶷山及余脉一带,民间一直都称未断奶的幼狗为“草狗”,称小牛为“草牛”,称小鸭为“草鸭”。在古代及近现代的中国农村中,许多人家家都常喜欢养狗。而经常养狗的人往往会懂得小狗生下来时眼睛都是闭着的,大约七到十五天才开眼。在这段时间里幼狗是看不见狗妈妈的模样的,但母狗从来不嫌弃也不偏爱任何一只小狗,均衡地奶大这些刍狗即自己的孩子们。
天地产生万物并对万物不分彼此、不厚此薄彼、不偏爱任何一方,也不向万物索取回报像母狗喂养小狗一样全面又平等均衡照顾和养育。圣人效法天地,像母狗喂养小狗一样全面且平等均衡的服务百姓。相对的平衡的运动是天地与万物之间存在的客观规律,是有觉悟的领导者与百姓之间存在的客观规律。
2.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天地之间的运动,不正像一台鼓风的风箱么?一拉一推,一退一进,拉是为了推,推也是为了下一次拉,退是为了进,进也是为了下一次退。这一退一进重复不断,风才能产生。退是为了积蓄进的风能,进是为了产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风能。运动是对立统一的运动,相对的平衡的运动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也是普遍规律。
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守”,金文=宀(房屋)+寸(手持器械),造字本义:持械保护家园,防止财物被盗失。引申指看护、保护、保持、坚持、遵循等义。
“中”,甲骨文像树立的一面旗帜,上下各两条旗斿向左飘动,方口表示中间。金文旗斿向右。造字本义: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上不下,处于平衡的位置。小篆省掉旗斿,隶变后楷书写作“中”。原意指竖立“中”这种带旒之旗,来测定风向,表示中间,引申为内、里、中心之义,又引申为一半、中介、得当、符合等义。也引申指正、心、半、成、俚语(同意、赞成)、藏、姓氏、要、得等义。中,表示在空间和时间上与两端平衡、等距,是静态与动态相对立统一的平衡,作动词、副词、形容词等。中,用现代哲学的语言就是“辩证”。所以说,“中”是完全具有唯物辩证法内涵的。
繁琐的说教,即便使尽浑身解数,也比不上用相对的平衡的运动规律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要善于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坚守对立统一的辩证法思想,用平衡的观点看问题,坚持辩证地看问题,唯物辩证法是事物共同的普遍的规律或法测。
(郑裕波 校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