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集/ 辽阳边义
知白守黑(2241)
语出《老子》:“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河上公注:“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如暗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意为心里虽然是非分明,但要安于暗昧,以沉默自处。这是古代道家的一种无为处世态度。体现在书画方面,书法绘画的空间结构,不只要留意实处(黑),更要留意虚处(白)。虚实隐现,黑白相映,才能取得更好的审美效果。近代黄宾虹说:“虚处非先从实处极力不可。”知白守黑是中国书画一条深化意境内涵的重要法则。
知书达理(2242)
亦作“知书达礼”。知:知晓;达:通达。形容人有知识,明事理,懂礼仪。指人有文化教养。语见宋文同《华阳县君杨氏墓志铭》:“夫人既知书达理,道不若寻常妇人。”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一折:“只我这知书达礼当恭谨,怎肯着出乖露丑遭谈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他少年聪慧,知书达礼。”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幸他是个知书达礼的,虽有女儿身分,还不是那种佯羞诈愧,一味轻薄造作之辈。”
指腹为婚(2243)
亦作“指腹为亲”。简作“指腹”。语见《魏书•王宝兴传》:“尚书卢遐妻,崔浩女也。初北魏王宝兴母及遐妻俱孕,浩谓曰:'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旧时凡在胎中就由双方父母订定婚约的,称“指腹为婚”。宋洪皓《松漠纪闻》:“金国旧俗多指腹为婚姻。”
玉碎瓦全(2244)
亦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碎”“瓦全”。玉碎:比喻为保持气节而捐躯。《南史•王僧达传》:“大丈夫宁当玉碎,安可以没没求活!”瓦全:比喻失去气节,苟且偷生。常与“玉碎”对举。语见《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牺牲,不愿苟全性命。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一二章:“咱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突围就突围,万一出不去,跟他们拼到底吧。”
了如指掌(2245)
亦作“了若指掌”。了:了解,明白。指掌:指着手掌。语见《论语•八佾》:“指其掌。”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象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礼记•仲尼燕居》:“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亦比喻事情容易做。《晋书•文帝纪》:“取蜀如指掌。”元脱脱等《宋史•道学传序》:“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明陈孝威《与吴次尾书》:“历观古来,应如指掌。”
玉笋(2246)
比喻才士众多。语见《新唐书•李宗闵传》:“典贡举,所取多知名士,若唐冲、薛痒、袁都等,世谓之玉笋。”亦比喻秀丽耸立的群峰。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志岩洞》:“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笋瑶篸,森列无际。”又比喻女子洁白纤细的手足。明韩渥《咏手》:“腕白肤红玉笋芽,调琴抽线露尖斜。“
洗礼(2247)
亦作“圣洗”。出自《圣经》。基督教的入教仪式。该教认为是耶稣所定的圣事,可赦免人的“本罪”和“原罪”及罪罚,受礼后有权领受其他圣事。源起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听了神蛇的话偷吃禁果犯下了罪,这个罪过从此代代相传,叫做“原罪”;个人违背上帝旨意也会犯罪,称为“本罪”。所以,凡笃信上帝的人必须经过洗礼,洗刷原罪和本罪。分注水礼和浸礼两种。前者洗礼时,主洗者口诵经文,受洗者注水额上或头上。后者行礼时,主礼者诵规定礼文,引领受洗人全身或半身浸入水中。新教也有个别宗派(如公谊会)不行洗礼。亦比喻经受某种锻炼或考验。 如:战斗的洗礼。
格物致知(2248)
简称“格致”“致知”。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命题。语见《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东汉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此致或为至。“宋以后儒者对格物致知的解释颇多分岐。如宋程颐、朱熹等释为“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承认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但把这仅看作是启发内心直觉达到“一旦豁然贯通“的手段;明王守仁则认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所谓格物致知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清颜元则解释“格物”为“犯手(动手)实做其事”,并说“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
中饱私囊(2249)
亦称“中饱”。中间得利。指从中取利。语见《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后因称侵呑经手的财物为中饱或中饱私囊。清李绿园《歧路灯》:“小人贪利,事本平常,所可恨者,银两中饱私囊,不曾济国家之实用耳。”姚雪垠《李自成》:“王府太监们到淮扬支取食盐,成几倍勒索,中饱私囊。”
锥指管窥(2250)
亦作“管窥锥指”“锥指”“管窥”“管窥蠡测”。锥指:比喻所见甚浅小。语见《庄子•秋水》:“是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譬犹用锥指地,宁测地之浅深!”清胡渭著《禹贡锥指》,即取此义。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所见者小。《后汉书•章帝纪》:“区区管窥,岂能照一隅哉!”管窥蠡测:《汉书•东方朔传》:“以管窥天,以蠡测海。”蠡:瓢;测:量。后以“管窥蠡测”喻所见狭小,见识短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宝玉道:'这太板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
仗义疏财(2251)
亦作“疏财仗义”。犹重义轻财。仗义:主持正义。《汉书•贾谊传》:“顾行而忘利,守节而仗义。”疏财:分散家财。谓讲义气,以财济人。语见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这个员外必是个仗义疏财的人。”元曲《张公义九世同居》二:“此人平昔仗义疏财,父亲在时,与他有一面之交。”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这等一个仗义疏财的好男子,如何不与他相见!”
仗义执言(2252)
亦作“仗义直言”。仗义:主持正义。执言: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谓依正义而发表意见。指主持正义,说公道话。语见宋无名氏《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二卷:“'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自从西医割掉了梁启超的一个腰子以后,责难之声就风起云涌了,连对于腰子不很有研究的文学家也都'仗义执言'。”
一国三公(2253)
公:君主。一个国家有三个君主。比喻事权不统一,令人无所适从。语见《左传•僖公五年》:“〈士为〉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三公指晋献公与公子重耳、夷吾。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七四:“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为”上应有草字头)
一呼百诺(2254)
亦作“一呼百应”。诺:答应,应诺。一声呼唤,百人应诺。形容权势显赫,侍从和逢迎者众多。元无名氏《南牢记》第一折:“厅上一呼百诺应,白金横带锦袍宽。”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九四:“他如今做了这几年官,前呼后拥,一呼百诺的,叫人奉承惯了的性儿。”明天然痴叟《石点头•侯官县烈女歼敌》:“因是爪牙四布,一呼百应,远近闻名,人人畏惧,是一个公行大道,通天神棍。”语见清孔尚任《桃花扇•器主》:“罗公独坐当中,一呼百诺,掌着生杀之权。”
一分为二(2256)
谓事物内部的可分性、矛盾性。把事物分成两个。哲学上指事物作为矛盾着的统一体,有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也指全面地看待人或事物,既要看到积极方面,也要看到消极方面。语见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卷七:“太极既分,两仪立矣。阳上交于阴,阴下交于阳,四象生矣……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毛泽东将一分为二当作对立统一规律的通俗表达。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2257)
一佛出世:佛教认为世界每经历一小劫,才有一佛出世。后用以比喻非常难得的事情。唐魏征《隋书•经籍志•佛经》:“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注:小劫,按佛家说法约合一千七百万年。亦作“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佛教谓生为出世,死为涅槃。犹言死去活来。语见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真珠姬一发乱癫乱掷,哭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摇唇鼓舌(2258)
谓逞囗才从事游说或煽动。亦指煽动舆论、播弄是非。语见《庄子•盗跖》:“尔作言造语,妄称文、武……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我正在这里指授进兵的方略,胆敢摇唇鼓舌,煽惑军心!”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四:“当日无意得罪了一班酸秀才,那起酸秀才就摇唇鼓舌,大起文字风潮。”
眼高手低(2259)
亦作“眼高手生”。形容眼界高而实际能力低。指要求的标准很高(甚至不切实际),但实际上自己也做不到。语见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觚家一味研穷体理,不轻下笔,终是眼高手生,鲜能入彀。”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不然,仍旧脱离不了教条主义和党八股,这叫做眼高手低,志大才疏,没有结果的。”
眼花缭乱(2260)
亦作“眼花撩乱”。眼见纷繁复杂的事物,感到模糊不清或心神迷惑。有时形容使人一时看不清的复杂现象。语见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公子看得眼花缭乱,心内踌躇,不知那是一称金的门。”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匡大被他这一番话说得眼花缭乱,浑身都酥了,一总都依他说。”
雁塔题名(2261)
唐代新进士在曲江宴会以后,常题名于雁塔。语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贝赋咏杂记》:“进士题名,自神龙之后,过关宴后,率皆期集于慈恩塔下题名。”。后因用为考中进士的代称。宋戴埴《鼠璞》:“予得唐雁塔题名石刻,细阅之,凡留题姓名,僧道士庶前后不一,非止进士也。唐进士特于曲江宴赏之暇有此会。”元郑光祖《㑇梅香》第三折:“你若是凤墀得志、雁塔题名,可早来呵。”元杨载《送完者都同知》诗:“姓名题雁塔,谱牒记龙沙。”
雁过拔毛(2262)
大雁飞过时也能拔下毛来。原形容武艺高超。后比喻人爱占便宜,对经手的事不放过任何机会捞取好处。语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一回:“他既没那雁过拔毛的本事,就该悄悄儿走,怎么好好儿的把人家拆弄个希烂?”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村里明白人清楚,那武装部长是位'雁过拔毛'的主儿,谁想从他底下当兵,不给他送点礼,那是门也没有。”
一目十行(2263)
谓一眼能看清十行文字。语见唐李百药《北齐书•河南康舒王孝瑜传》:“读书敏速,十行俱下。”后因以形容看书速度快。亦可形容不求甚解。唐姚思廉《梁书•简文帝纪》:“简文帝幼而敏睿,既长,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了?'”
咬文嚼字(2264)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亦用以死抠字眼和当众卖弄学识的人。语见《元曲选•无名氏〈杀狗劝夫〉四》:“哎,使不得你咬文嚼字。”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五十一回:“见他铺眉弄眼,拿班作势,口里咬文嚼字,一口一声,只称呼他薛爷。”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他们)咬文嚼字,拿着腔儿,哼哼唧唧的,急得我冒火。”
咬牙切齿(2265)
亦作“切齿咬牙”。形容愤恨到极点。语见《元曲选•孙仲章〈勘头巾〉二》:“为甚事咬牙切齿,唬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回:“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徐晃睁眉怒目,许褚切齿咬牙,各有相斗之意。”
一阳来复(2266)
亦作“一阳生”。《易经》以坤卦为纯阴之卦,六爻都是阴,配阴历十月。坤卦的初爻(最下一爻)变为阳爻,就成为复卦,配十一月冬至,叫作“一阳来复”,取阴气极盛之后阳气回复之意。旧说冬至阳气初动,因作冬至的又称。《易•复》“七日来复”,孔颖达疏:“五月一阴生,十一月一阳生。”王安石《冬至》诗:“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摇旗呐喊(2267)
原指古代作战时,摇着旗子,大声喊杀助威。比喻给别人助长声势。语见元乔梦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摇旗呐喊,簸土扬沙。”明郭勋《雍熙乐府•摘翠百咏小春秋》:“领三军,摇旗呐喊连天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马军当先,都是顶盔衣甲,全副弓箭,手里都使长枪;背后步军簇拥,摇旗呐喊,杀奔前来。”
叶落归根(2268)
原为佛家语。比喻返回本源。亦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现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究要回到本乡。语见宋释道原《五灯会元•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清高鹗《红楼梦》第一百回:“或者那边还调回来,即不然,终有个叶落归根。”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将来总得有个着落,不能不说说明白。”
落叶知秋(2269)
亦作“一叶知秋”。看到一片叶子落了,便知道秋天到了。比喻从某种微小的迹象可以预感到事物的发展变化。语见《淮南子•说山训》:“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宋唐庚《文录》:“唐人有诗云: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明圆极居顶《续传灯录•咸杰》:“弦动别曲,叶落知秋。”老舍《四世同堂》四一:“看到梨枣,人们便有'一叶知秋'之感,而开始要晒一晒夹衣与拆洗棉袍了。”
2022.09.05至09.30 舞蝶制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