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年1号开始,我们班就开启了每天阅读半小时的视频会议。截止目前为止,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星期。
刚开始,我没有抱很大的希望。先是在群里接龙,看看哪些孩子愿意接受挑战,接龙时间是截止到当天晚上八点。看着接龙的人零零散散的,感觉积极性不是很高。但是到了晚上,也陆陆续续有20个孩子左右报名,看来互相监督看书,对大家还是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第一次开视频会议,我也是第一次在腾讯会议软件里主持活动,花了一点时间才把里面的一些功能弄明白。学生反而比我更熟练,有些早早就开始把摄像头摆好,专门开始看书了。但还是会有个人家长因为操作问题,无法进入会议,但是整体来说,第一次会议群里的大部分孩子都参与了,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接下来就是第二天,第三天……我们也越来越熟悉这个软件。甚至有些孩子提早半个小时就进入了会议,早早开始看书。而我只需要做的是,就是偶尔打开软件,看看大家看书情况如何,其余时间基本就在做自己的事情。
有一次,下午带孩子出去玩,回来的晚了,给孩子喂好饭,一看时间已经晚上6:57分,心想坏了,今天还没提醒孩子要进入会议。当我急匆匆打开手机软件,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已经开了摄像头,非常自觉地开启了静音模式。所以,当一件事情每天去做,一旦变成习惯,不需要提醒,孩子内心的秩序感也会保持这个习惯,就慢慢成为了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情。
当然,开阅读视频会议这事儿,也不是事事完美,总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刚开始的两天,家长估计也有新鲜劲儿,在旁边一直监督,所以前两天大伙儿的态度都很端正,看书非常认真。但是第三天开始,明显感觉有几个孩子会盯着摄像头,看看别人,看看自己,三十分钟一晃而过,估计也没有多少收获。
提醒了几次,效果不佳,正想着是不是要制作一个计划,让孩子们每天自己规定读多天页时,发现后面几天孩子的阅读情况又变好了。后来想想,估计是我在群里提醒了家长,家长又重新重视了这个问题,但是觉得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需要一些计划进行约束,这个视后面情况而定。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第一天第二天因为某些原因未成功开启阅读的孩子,那么接下来的每一天,他都不会参加了。所以,开头很重要,古言说的好“万事开头难”,勇敢迈出第一次才会有后面的无数步。
当然,最近也有一些欣喜的变化。今天有一个从不参与会议的同学,今天也主动加入了阅读挑战。这是好事,起码愿意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很喜欢一句话,“种一颗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只要开始行动,总会有开花结果的一天。
而我越来越习惯这样的阅读氛围,有时候看看这群孩子,也觉得怪可爱的。有些孩子为了防止自己被手机视频吸引,主动侧过脸专心看书。有些孩子,看着看着开始犯困,打打哈欠揉揉眼睛,有些孩子从始至终都非常专注书本。偶尔看看他们,再做做自己的事情,每天这半个小时就过去了,每天再和孩子们有一个有仪式的道别,说着“明天见”,他们好像对明天的阅读也有一份期待。
希望每一天坚持去做,未来会发生什么质的变化,时间会给我们答案。
网友评论